天氣悶熱潮濕,許多人皮膚因此出現紅、腫、癢等濕疹症狀,對此,營養師王證瑋指出,除了避免過敏原食物,可多攝取魚油、維生素D、維生素E、鋅、益生菌、植化素等6大營養素,不僅能調整體質、改善過敏,還能降低發炎。
王證瑋在臉書粉專PO文指出,濕疹是皮膚出現紅、腫、癢的統稱,包含汗皰疹、各種類型皮膚炎、手部濕疹等,常見症狀為紅腫、發癢、起水泡和疹子。而造成濕疹的原因為天氣變化、過多汗水、接觸過敏原、自身免疫功能失調等,若想改善癢的問題,除了穿透氣涼爽的衣服、擦乾汗水、避開過敏原、皮膚保溼外,其實飲食均衡、補充正確的營養素更為重要。
王證瑋提醒,要減少濕疹、皮膚過敏等問題,飲食上必須避免過敏原食物,例如:奶類、黃豆製品、蛋類、麩質產品、海鮮、堅果等,但造成皮膚不適的過敏原食物種類眾多,因此只要養成記錄自我過敏原食物的習慣,就可以大幅降低身體發癢的機會。
王證瑋列出6大營養素,有助改善及降低濕疹問題,首先是「魚油」,豐富的ω-3脂肪酸在體內可以幫助降低發炎因子的濃度,減少發炎反應所引起皮膚病變的機會。其次是「維生素D」,可以協助免疫調節,進而改善皮膚濕疹的問題;至於護膚保養品中常見的「維生素E」不僅可以作為外用保護皮膚,食用維生素E也有助於減緩濕疹搔癢及其他不適等問題,更能維護皮膚的健康。
第四則是礦物質「鋅」,有助皮膚代謝改善皮膚炎,且研究發現,容易出現皮膚不適的患者,大多體內鋅的濃度都較為偏低,因此,補充足夠的鋅,有助於維持皮膚健康。第五為「益生菌」,有助於降低發炎反應及免疫調節,並能調整體質,改善過敏等問題,對於預防皮膚發炎、過敏也有特別的幫助。
第六則可多食用含有豐富植化素的「彩虹蔬果」,因為天然植化素具有強大的抗氧化力,是降低發炎及抗組織胺的助攻手,像是深綠色蔬菜、莓果類、甜菜、櫻桃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最後王證瑋提醒,全身濕癢除了會覺得不舒服之外,也會影響生活品質,越抓越癢可能使病情更加嚴重甚至留疤,若能從生活中調整作息、改善飲食習慣、衣物衛生保持清潔乾爽等做起,相信這些濕癢疹問題能漸漸好轉。若皮膚不適的情況一直未得到改善甚至惡化,務必盡快就醫尋求治療,才能恢復正常生活。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