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說明,人口、家戶結構的改變,讓民眾對於住房選擇也出現變化,加上台北市房價高漲,受限於購屋預算考量,不少購屋族直接以總價作為購屋標準,讓低總、低自備的小宅成為市場最吸睛的產品。

台北市自2018年起小宅交易占比已連續五年都在五成以上的水準,2022年第一季更是創下新高,小宅占比高達52.3%,顯示台北市的小坪數住宅已成為市場主流。陳金萍指出,主要因台北市房價高昂,根據內政部公布最新資料顯示,台北市房價所得比高達16.22倍,也就是說要16.22年不吃不喝才能買得起台北市的房子,想進駐北市又維持一定生活品質的狀況下,小宅具備低總、低自備的優勢,購屋負擔相對輕鬆,自然讓小宅受到購屋族青睞。

那麼,小宅熱門交易行政區有哪些呢?根據今年上半年實價登錄資料,統計台北市25坪以下小宅五大熱門交易行政區,由台北市中山區以416件坐上冠軍寶座,平均總價為1,049萬元,平均單價則是每坪70.5萬元。

陳金萍指出,五大小宅熱門交易行政區,蛋白區就囊括4席,在市中心房價高不可攀的狀況下,加上大眾運輸系統完備,通勤時間縮短,讓房價相對具備優勢的蛋白區更為吸睛,尤其是捷運、主幹道附近的1到2房小宅,最受青睞。

#小宅 #台北市 #房價 #陳金萍 #購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