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榮津24日下午出席2022國際投資論壇致詞時表示,隨著疫情趨緩,去年全球併購交易總額4.5兆美元,較前年成長六成三,併購成為企業追求成長跟強化競爭力關鍵。台灣併購協會發布2022台灣併購白皮書指出,去年台灣在併購交易有115件,總金額162億美元,較前年成長五成三,可以說再創新高。
沈榮津說,十大併購交易涵蓋領域有金融、電動車、半導體、生技、電信等。著名案子像國票金併購安泰銀行,台灣大哥大併購台灣之星等,可預見企業持續透過併購方式擴大經營版圖。
沈榮津表示,台灣企業在國際供應鏈扮演重要角色,以及經營管控能力,是從事海外併購最大優勢;取得新產品、新技術邁入新的市場則是台灣企業發動併購的關鍵動機。
沈榮津指出,台灣企業除了以國內併購為主,海外目標以東南亞、美洲地區為主,受中美貿易衝突、能耗雙控、疫情停工等因素,降低對大陸投資興趣。
沈榮津強調,2022年受到俄烏戰爭、疫情解封跟全球性通膨影響,全球經濟成長呈現隱憂,間接衝擊台灣企業在海外投資布局,降低海外投資風險,企業必須妥為規劃跟因應。
談到大家關心ESG,沈榮津說,2005年聯合國提出ESG投資架構,成為永續發展重要推手,數位化也是帶動全球併購推手。企業不僅必須增加綠能設備投資,併購海外事業時,目標也轉向取得儲能、AIoT物聯網、工業自動化等創新技術或是產能。
沈榮津說,當ESG成為企業永續經營不可或缺關鍵,企業從事併購時也將進一步把公司治理完善與否,以及企業資訊透明揭露、汙染處理程序、綠能處理使用等因素納入考量。除了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也達到永續投資經營目標。
沈榮津表示,近年來政府重視ESG發展跟綠色能源,吸引許多國際大廠加碼投資台灣,引進更多創新跟研發合作,政府將持續協助企業因應未來挑戰跟商機。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