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發展部於今(27)日上午揭牌,產業發展署隨後於下午揭牌。產業署署長呂正華表示,產業發展是最重要一環,會想盡辦法讓台灣數位產業有更高競爭力。另以「R、I、S、E」做為未來業務推動的重點。
產業署27日下午舉行揭牌儀式,由產業經驗豐富的經濟部工業局呂正華前局長為首任署長,數位部部長唐鳳率政務次長李懷仁、闕河鳴及常務次長葉寧、資策會董事長李世光等貴賓,馬不停蹄地幫產業署揭牌。唐鳳期許產業署扮演推動數位產業「踩油門」的角色,以開放、共創、共融的精神引導數位產業發展,並協助推動各行各業數位升級,實現智慧國家的願景。
產業署說,該署以促進數位經濟相關產業發展與數位科技應用事項政策規劃及執行為主要業務,設置政策規劃、通訊傳播、平台經濟、新興跨域、數位服務共5個業務組,行政院已於8月8日核定處務規程與編制表,設立初期預算員額為150人;另因新光中繼辦公室刻正進行施工申請與隔間施作,預計至10月底完工前,暫先租用台北市重慶南路二段51號3樓辦公室提供掛牌後產業服務。
呂正華致詞時提到,數位部要因應「社發、產發、突發」,以「三發」打造全民數位韌性,其中產業署主管的「產業發展」在他看來是最為重要的一環,署內各組要基於執掌,想盡各種辦法把台灣的數位產業發展做得很有競爭力,才能支持「社發」所需的基礎,也才能有足夠的實力因應「突發」的資安事件。
呂正華特別以「R、I、S、E」做為未來業務推動的重點,R代表韌性(Resilience)、I代表整合(Integration)、S代表安全(Security)、E代表賦權(Empowerment)。台灣因為防疫有效作為,口罩國家隊在產業界共同努力下使命必達,其後各行各業對於供應鏈韌性的表現,數位的應用(例如口罩地圖)在國際間也是膾炙人口,如何讓數位在供應鏈韌性中持續扮演關鍵角色,將是未來首要之務。
其次,呂正華說,在過去,數位產業分散於各部會的推動經驗中,業者對於如何整合部會資源甚為重視,這個課題在數位部成立後將積極推動統合,例如在「雲市集」平台將統合協助產業數位轉型,使得政府在數位產業的資源投入與產出效益極大化。
再來,呂正華表示,網路資安議題,在萬物聯網時代,雖然大家已經開始重視資訊安全,並且設有資安署進行資安維護相關業務,可是如何轉化此一鍛煉的經驗為資安產業發展的契機,在資安即國安的重要課題中,將Security能力轉化成產業發展的動力,也會是產業署推動產業的重要事項。
呂正華說,E則代表賦權(Empowerment),在管理上賦權與增能往往是提振團隊士氣的良方,在數位產業發展上,產業署各組組長的賦權與增能當然是必要的方式;而在數位衍生到產業應用之中,不僅能夠使原有產業激盪出新的火花,在數位轉型方面,有專家說「與其加班做EXCEL,不如下班看數位儀表板」,就是數位導入後可以達到如虎添翼、萬物增幅的功能,而這也是另一種數位增幅與賦權的推動方式。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