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追蹤三年的「2022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觀察指標」,包括退休信心指數、充裕指數、生活滿意三大指數,今年首度全數及格。其中「退休信心指數」更首次跨越60分,落在63分,比2021年增加4分;而「退休充裕指數」分數與去年相同,維持69分;「退休生活滿意指數」76分明顯下滑,比去年81分減少5分,其中細項問題「面對退休心情與態度」的跌幅最深,比2021年下降10分。調查計畫成員政大商學院金融系暨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楊曉文教授表示,疫情反覆限制人與人交流,民眾對退休寂寞感升高。另外,社會保險制度仍存在勞保破產危機、健保財務收支短絀與長照2.0資源不足等問題,不要忽略這些既存的影響,才不會造成退休準備不足的風險。
觀察分析退休準備年齡的變化,今年落在39.15歲,比2021年增加0.59歲,不過民眾連續3年都認同40歲前就要啟動退休準備,越早開始複利越高;另外,調查也顯示,未退族預期的退休年齡比上一代更晚退,落在61至65歲。而受到經濟環境不確定影響,未退族的退休準備工具更趨保守,今年「儲蓄與定存」持續排名第一,比重為56.6%,保險比重為43.4%,從去年的第三名,躍升為第二位,風險較高的股票降為第三名。楊曉文認為,台灣民眾太重視保本的概念,在高通膨低利率時代,及勞保年金改革影響下,愈年輕的未退族在退休準備上應相對要更積極,才能發揮長期複利的效果,調查結果卻顯示打安全牌,代表在退休準備的觀念上仍有調整空間。
調查結果亦發現,未退族對退休生活仍然憂心忡忡,在退休準備上最憂慮「通貨膨脹」、「勞保改革」與「健康不好」這三件事,其中,每4至5名未退族中就有1人擔心「通膨讓退休金縮水」;已經退休但準備不充裕的受訪者。
針對勞保改革的憂心,在25至39歲的未退族中,有高達63.5%認為將來領到的勞保年金還會再打折,其中有逾5成認為會打7折,未退族自認是未來「勞保改革苦主」;不過也有近5成過於樂觀的認為勞保破產前「不會」改革,針對6年後勞保基金累積餘額可能出現負值的急迫性,過度輕忽恐將面臨退休準備不足的窘境。
另外,逾8成受訪民眾,害怕健保財務不健全,導致未來自費項目與住院差額的負擔向上增加;而老後長照問題,也有高達80.1%未退族覺得長照保障不夠,最怕沒有子女或家人可照顧自己,擔心老後不健康,不但影響自己的生活,更會拖累家庭的經濟。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