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在研討會上表示,中美雙方的監管層達成一部分的協議,中概股退市的風險比之前要小了很多,但目前沒有披露非常多的細節,且還有兩點是不確定的,第一個層面是到底有哪些訊息需要在審計底稿裡面脫敏之後,獲得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的審查,目前細節方面並不清楚。

第二個層面,目標是在12月之前解決這個問題,現只有3個月左右,能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相應的審計底稿的複核,是依然不確定的。

中美兩國監管上周五簽署審計監管合作協議,中方將附條件協助美方開展對相關會計師事務所的檢查和調查,中國證監會稱之解決雙方關切問題「邁出的重要一步」,美國監管部門則稱協議「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面」。

有分析人士指出,相關問題難以一蹴而就得以解決,雙方的拉鋸仍將持續;未來擁有敏感數據的中國公司或傾向於在香港上市,歐洲資本市場亦可能成為選擇。

對於愈來愈多的中國公司選擇去歐洲包括德國、瑞士和英國上市,孟磊認為,這是中國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體現,尤其這些企業在歐洲、在海外市場有業務,有自己的融資需求,它是作為分散融資或者分散投資的考慮,可以說是對外走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舉措。

他並不認為這是一個和美國資本市場脫鉤,而是出於自身企業的實際需求和融資需求、投資需求所做的一定的考量。

孟磊並稱,中國資產具有一定相對優勢,因為中國的利率比較低,而別的國家經濟出現一部分走緩、甚至衰退的風險,再加上總體它們的利率往上走,而中國四季度有潛在的經濟復甦。

他預計,從全球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確實是中國資產具有一定的相對優勢。相信隨著中國經濟數據一部分復甦,海外資金會有更多的回流,下半年北上資金的回流大致料在人民幣1,500億元左右。

另外,孟磊指出,A股面臨的最大的兩個下行風險,一是疫情反覆,二是國際地緣政治風險,有可能在下半年重新回到市場的議題當中。

#審計 #協議 #細節 #孟磊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