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因為新冠疫情打亂了全球的經濟運行,今年中國經濟增長也因為清零政策而急劇放緩,過去一年來的的數據讓許多專家重新思考「中國何時會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一些更悲觀的人甚至懷疑「中國是否真的會超過美國」。

《華爾街日報》在一篇專題報導中指出,一直到最近仍有許多經濟學家認為,中國做為歷史上發展最快的經濟體,其國內生產毛額(GDP)將在2020年代末超過美國。不過中國今年的經濟情況惡化,經濟學家下調了今年經濟成長預測。

報導說,英國智庫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在最近一次修訂中認為,中國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將比先前預期的時間延後2年。上次2020年的預測是2028年,現在認為要延後到2030年。東京的日本經濟研究中心則認為,中國超越美國要到2033年才會發生,比之前的預測晚了4年。其他經濟學家甚至有人開始懷疑中國是否真的會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

美國前財政部長、哈佛大學教授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表示,中國人口老齡化和北京更多干預企業事務,以及其他各種問題,讓他大幅降低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他說,中國崛起的預測與多年前日本或俄羅斯將超越美國的預測之間有些相似之處──他們在事後看起來都很荒謬,而這個狀況有可能會發生在中國身上。

報導說,很多研究人員會爭論GDP排名到底有多大意義,如果中國GDP真的超過美國會有什麼變化。研究機構中國褐皮書(China Beige Book)的CEO樂蘭.米勒(Leland Miller)說,單靠規模並不能反映增長的品質。以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衡量,美國的生活水平是中國的5倍,這種差距不太可能會很快縮小。

儘管如此,排名的變化對北京來說仍將是一場對內與對外宣傳上的勝利,因為它可以藉此證明中共的治理模式優於西方的自由民主體制。薩默斯說,一旦中國的GDP增長大幅放緩,就會損害中國的影響力。

澳大利亞洛伊研究所在3月的報告中預計,中國在2021年至2050年間的年均增長率僅為2%~3%左右,另外有些研究預計中國可能會在本世紀中葉前保持4%~ 5%增長。而即使每年只增長2%~ 3%,中國仍有可能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雖然如此,中國GDP超越不會對美國形成有意義的領先地位,其經濟繁榮程度與生產力仍將低於美國,GDP的增長不具有任何競爭上的優勢。

報導指出,若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以購買力衡量,考慮到各國商品和服務的成本差異,中國在2016年已經超過美國。若以美元計算,2021年中國的GDP是美國的77%,遠遠高於2001年的13%。

凱投宏觀首席亞洲經濟學家馬克.威廉姆斯表示,長期以來很多人都高估了中國領導層的能力,也對新冠疫情和房地產行業造成的失誤極為震驚,其實這些弱點早就存在,而且不斷地擴大。

有些研究人員認為,中國超越美國的能力取決於它是否有更靈活的經濟政策。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世界銀行前經濟學家伯特霍夫曼表示,中國應該提高退休年齡,讓更多農村人口城鎮化,採取措施提高生產力,在教育和醫療保健方面有更多投入。但是,如果政策制定者只追求「有限的改革」,或是遭遇債務危機,中國將無法趕上美國。同時,與美國進一步脫鉤也可能會使中國更難前進。

文章來源:China’s Economy Won’t Overtake the U.S., Some Now Predict

#GDP #中國 #美國 #超越 #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