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海運運價暴跌震撼市場,9月首周寫下疫情來最大跌幅,2日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SCFI一舉跌破3,000點,跌幅最重逾22%的美西線,40呎櫃運價驚見3字頭,短短一周接連失守5,000、4,000美元等二大關卡,地中海線20呎櫃運價也失守5,000美元關卡,美東線剉咧等,下周40呎櫃面臨8,000美元保衛戰。
法人示警,美西線跌跌不休,中小型航商或是高價租船恐將面臨損益邊緣,大陸清零停產重啟,加上歐美庫存偏高需要時間消化,預估貨量仍將持續下探。
SCFI最新報價下跌9.72%至2,847.62點,已連續12周下跌,回測2021年4月中低點。據統計,SCFI指數從歷史高點下跌至今逾44%,其中美西線40呎櫃運價腰斬、跌幅逾51%最多,其次歐洲線20呎櫃運價下跌逾45%,美東線每40呎櫃下跌逾30%。
海運三大聯盟持續調控艙位,減班護「價」,貨代業者透露,9月2M聯盟歐洲線減班10%、THE聯盟減班18%。航商在第四季淡季會有減班措施,今年提早一個月,除了例行性安排船舶檢修,當然有支撐運價的考量。
貨代業者直指,運價積弱不振,就是「貨太少、船太多」,貨量急縮,新船卻持續下水。對運輸業來說,重要指標是數量,通膨讓消費者購買力減弱,再者,人們在非貨櫃運輸的食品、燃料花費增加,而服裝家具、電子產品等傳統貨櫃運商品卻減少。
海運現貨價跌跌不休,貨櫃三雄2日股價跌勢沈重,長榮失守80元關卡,下跌7.54%、收79.7元;陽明跌7.42%、收71.1元,面臨70元保衛戰;萬海也失守80元,下跌6.81%、收78元。長榮、陽明成交量分別近12萬張、逾10萬張,居上市公司前五名。
航商、貨代業者表示,歐美市場通膨罩頂,需求不振、庫存積壓,隨貨源減少,船公司填艙壓力引發殺價搶貨現象,歐美主要港口罷工、壅堵程度,將決定運價跌勢速度。接下來就看庫存消化、通膨緩解,是否有季節性需求、一般性商品補貨,支撐運價。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