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到6月台北市補習班申訴案高達222件,為六都之最,台北市法務局統計至8月28日,美容產品申訴案件也多達82件,申訴原因不乏業者倒閉,讓消費者蒙受損失,為保護消費者權益,台北市議會通過「台北市消費者保護自治條例」,未來如發生業者無預警歇業,消保官可緊急處置。

補習班、美容產品申訴案件中,有發生業者以分期付款方式吸引消費者購買商品,結果卻是信用貸款或將消費者債權轉讓金融機構、融資公司,如業者倒閉,融資公司仍繼續向消費者催討貸款。

補習班與美容產品都是申訴案件的上榜常客,台北市議會三讀通過「台北市消費者保護自治條例」修正案,將函報行政院核定後公布施行,提升消費者的權益保障。

法務局長袁秀慧表示,近年「先付款,後享受」成為消費趨勢,許多業者常會發生無能力履約,讓消費者求償無門;修正的重點包含明定業者「假分期、真貸款」的資訊告知義務、增訂商展策展者把關及通報義務、增訂業者應依法規確實辦理履約擔保義務等多項。

袁秀慧說,實務上常發生業者提供分期服務,卻是信用貸款或將消費者債權轉讓金融機構或融資公司,但未明確告知,未來業者應在契約明確告知貸款或債權讓與契約相關內容,業者若未盡告知義務,將依規定處罰。依自治條例可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鍰。

此外,曾在展場購買電腦課程的劉同學指出,許多電腦或美語補習班會以填問卷的方式,把學生拉到展位裡面,再以話術的方式要學生購買課程,之後想要退訂還不行,相當困擾。

法務局表示,北市每年會舉辦許多商展,而參展廠商良莠不齊,未來展覽期間如發現廠商提供的商品或服務,有損害消費者權益且情節重大,應立即通報北市府查處。

近年因疫情影響,業者常無預警歇業,為避免造成消費者重大損失,法務局表示,未來如發生業者無預警歇業等突發性重大消費爭議時,可由消保官指揮,協助消費者緊急應變。

#法務局 #北市 #融資 #發生 #申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