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IM保德信新世紀、金平衡基金經理人廖炳焜表示,選股策略有短有長,長線角度可挑選跌深個股,如本淨比小於1,且基本面沒有疑慮者,逢低布局。短線則操作股性活潑,且趨勢向上的題材,如車用、網通、綠電及儲能等。

他表示,核二廠二號機的運轉執照2023年3月將到期,核三廠兩部機組的運轉執照,分別在2024、2025年到期,預計2023~2035年要除役300萬瓩,電力缺口將由綠電接棒,在政策力挺下,綠電及儲能產業後市看好。

野村積極成長基金經理人邱翠欣表示,美國零售巨頭清理庫存是當前首要任務,過去在疫情期間,這些廠商訂購許多居家服飾,也有不錯獲利,但隨著疫後解封,需要調整其商品配置,增加外出上班的正式服飾。

不同品項間互有消長,但可確定的是,過去這些廠商,可能會提高備貨比例,現在會降低備貨,但若銷售成績好,再追加訂貨。因此,目前的備貨相對保守,若後續節慶的銷售成績不錯,仍有追加訂貨的機會,相關個股第四季即有上漲可能性。

兆豐豐台灣基金研究團隊表示,隨著供給瓶頸打開,供應鏈回復正常,需求面是未來觀察重點。選股策略上,精選未來下修風險較低,且仍具成長性股票、新能源趨勢股,或訂單能見度高的網路通訊等題材。

#備貨 #操作 #上有鍋蓋 #廠商 #長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