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近期針對半導體產業動作頻頻,除了晶片法案闖關成功,又提出「晶片四方聯盟」(Chip 4),包括日本、台灣、韓國都在受邀行列。韓國時報分析指出,美國籌備Chip 4表面上是要防堵大陸半導體崛起,背後真正目的恐是想爭取時間,藉此壯大美國晶片廠英特爾。
報導指出,英特爾的晶片技術遠遠落後於全球前兩大晶圓代工廠台積電和三星,一名熟知Chip 4事務的消息人士指出,美國希望英特爾具備晶圓代工競爭力,在此之前,美國希望台積電、三星不要繼續破壞他們的晶片銷售。
上述消息人士說,英特爾得讓投資人相信他們的產品能繼續大量出貨,以保住每座要價上億美元的廠房,因為對科技業者來說,最大威脅是無法快速開發具競爭力的先進產品,這也是美國推動晶片法的原因,可以幫助美國增加半導體市占率、改善自給自足狀況,而且英特爾有了聯邦補助,就能設法提升先進晶片製程。
該名消息人士分析記憶體、晶圓代工產業,將由少數幾家大廠掌控整個市場,美方希望英特爾能存活下來,但不要經歷痛苦的生存競爭。
該名消息人士進一步指出,美國不希望台積電、三星採取燒錢爭取市占的策略,因為英特爾恐因此面臨嚴重財務困境,這是美國不希望看到的情況。
報導提到,雖然美方尚未決定Chip 4要討論和開發的核心目標,然而,Chip 4的隱藏意圖,無疑是防止晶圓代工產業過熱,直到英特爾準備好,加入與台積電和三星的競爭行列中。
前民進黨立委郭正亮則在《亮點交鋒》節目中指出,陸美台晶片戰已到關鍵時刻,他強調,Chip 4若是立足於台積電繼續在台灣設廠當然是好事,但美國真正的目的,是要台積電跟三星去美國投資。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