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中小學生營養午餐吃得好又健康,教育部國教署長彭富源今天表示,將成立營養午餐專責單位「午餐食育科」,有10個人員的編制,和地方政府一起合作來服務學校,確保營養午餐的品質。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辦理的食農學堂今天舉行開學典禮,由育秀教育基金會贊助教學種子基金,老師們可向全教總提出申請,盒內有6種國產雜糧種子,讓學生親手種植小麥、黃豆、紅藜等作物,從整地、施肥、播植、病蟲害觀察、田間管理,每個階段都融入不同領域的教學,在校園實踐從產地到餐桌的歷程。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表示,食農學堂從111學年開辦,推動復興國產雜糧進入第12年,從第一年僅28位教師加入,到今年超過800位教師,帶領上萬名學生共同從「教學種子盒」揭開校園種植雜糧的序幕,也為台灣種下糧食安全的希望。

彭富源則說,教育部國教署非常重視食農教育,全教總推動的食農學堂風評很好,老師學了種植雜糧的方法後,回去教給孩子,學生特別喜歡這種可以親近戶外、體驗及實作的課程,學習更有興趣。

彭富源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在行政院支持下,教育部國教署將成立「午餐食育科」,與地方政府一起合作來服務學校,提升學生營養午餐的品質。目前這個科約有10個人的編制,預期很快就會設立。

而為讓偏鄉學童的營養午餐吃得更好,教育部投入63.1億元,新建及擴建123個中央廚房,規畫食材聯合採購、統籌人力及運送事宜,並設計88天午餐菜單,學童一餐成本為62元,受供餐學校具中央廚房的距離為車程30分鐘或10公里內,9月開學後已提供服務。

今年5月《食農教育法》正式立法,食農教育有了系統化及制度化的規範。全教總希望在有法源依據和預算之後,推動校園食農教育的老師們,能夠獲得更多支持。

#全教總 #營養午餐 #食農 #學堂 #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