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成立「USR推動辦公室」,各系所深入地方、了解農民需求,協助解決台中太平荔枝產銷、新社區菇農人力不足,及南投信義鄉農民田間管理等問題,13日舉辦成果發布,連教育部技職司長楊玉惠認為,勤益的計畫非常棒,大家都看到具體成果。
勤益科大投入USR深耕已5年,校長陳文淵表示,大學社會責任的精神是以人為本、挖掘在地需求,並要走出校門、與社會共好;勤益成立USR推動辦公室,宣示未來將強化產官學三方合作,透過辦公室的LOGO意象,盼呈現大學、社會與責任的永續概念。
以新社區的香菇產業為例,勤益科大機械系師生深入新社、了解農民需求,協助開發太空包振動機、太空包分離機、菇類自動化剪柄等多項設備,不但降低該產業人力需求、提升產量,還解決生產後的廢棄物問題。當地菇農就說,以自動化剪柄機來說,原本一袋香菇要花30至40分鐘的人工,現在5至10分鐘就解決,不但效率高且品質好。
而荔枝是太平區重要農產,無奈水果採收後無法久放,冷凍空調系教授許智能說,為了充分利用荔枝的落果,透過技術將其冷凍後,可在農閒時間分別製作成果乾、荔枝風味氣泡飲或荔枝霜淇淋,不但增加農民收益,還能將果核、果殼磨粉後再利用,達到0汙染。
此外,信義鄉原住民栽種彩椒、番茄,近幾年遇到田間管理問題,資訊工程系教授林宗宏帶領學生了解農民問題,協助建置智慧溫室並建立物聯網設備,農民透過手機就能掌握田間狀況,並適時管理光線、濕度與溫度等,藉此讓作物產期從原本1年採收4個月,延長到8個月以上,產值得以提升2倍。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