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18日預估2022至23財政年度將出現赤字超過1000億元(港幣,下同,約合新台幣3996億元),較今年初財政預算案的估算高出一倍,為歷年第二高,表示香港財政儲備或會降至8000億元邊緣。
陳茂波預估未來數季的經濟環境仍然嚴峻,認為改善經濟的關鍵是疫情更大程度受控,跨境往返的便捷更是恢復經濟動力的核心所在,推動疫苗接種能讓港府更大空間爭取經濟活動和對外往返恢復正常。
香港《星島日報》引述陳茂波題為「穩慎理財 進退有度」的網誌,指出港府的收入將不如預期,股票和樓市疲弱,或使今年印花稅收入比預期少約三分之一,今年4至8月分港股平均每日成交額1170億元,較去年同期少26%;而今年度前4個月的住宅樓房成交量亦減少37%,今年度前5個月的地價收入為172億元,與全年度預算收入1200億元相差甚遠。經營環境困難的情況下,今年財政年度的利得稅及薪俸稅稅收也將較年初時的估算低。
陳茂波預料,2022至23財政年度將出現超過1000億元赤字,較今年初財政預算案的563億元估算高出一倍,為歷年第二高,僅次於前年2325億元赤字的歷史紀錄,意味香港財政儲備或會降至8000億元邊緣;倘若不計算今年將發行的綠色債券所得的350億元,則上述赤字情況將更為嚴重。
港府收入減少的同時,開支卻顯著增大,當局一直推行逆周期措施,以緩和經濟收縮帶來的影響。陳茂波指出,包含年初預算案中總額逾1700億元的逆周期措施,已使今年財政年度估計出現超過560億元赤字,但這數字並未包括其後推出、達430億元的「2022保就業」計畫,以及「防疫抗疫基金」第六輪措施。
陳茂波預估未來數季的經濟環境仍然嚴峻,10月1日發放的第二期消費券,將為消費市場注入超過150億元的消費力,發揮提振作用及乘數效應。他表示,如何善用公帑,支援基層市民及社會民生,以穩住社會大局是短中期的首要任務之一。
陳茂波最後指出,經濟改善的關鍵是疫情更大程度受控,跨境往返的便捷更是恢復經濟動力的核心所在,他指港府大力推動疫苗接種,是要築牢防疫屏障,為最有效保護自己及保障親友健康的方法,並讓當局有更大空間爭取經濟活動和對外往返恢復正常,保障市民生計,促進香港經濟有力增長。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