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輝分析,其一,對中俄例行戰略溝通時機妄加揣測。

2005年中俄兩國元首倡議建立兩國定期戰略安全磋商機制,原則上每年舉行一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以來中俄戰略安全磋商會議臨時擱置。在該機制下,中俄兩國就雙方戰略安全、軍事安全合作、全球戰略穩定、地區和平發展等重大議題「對表」,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戰略協調。

本年度中俄戰略安全磋商時機引發美方高度關注。4天前,中俄兩國元首在上合峰會剛剛雙邊會談,交換意見。楊潔篪和帕特魯舍夫宣布,將進一步落實中俄元首在上合組織撒馬罕峰會期間的會晤共識,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始終堅定相互支持。然而,美方卻渲染中俄這次戰略對話發生在上合峰會之後,猜測中俄雙方很可能在峰會達成「聯合對抗北約」或「對抗西方」共識,而此次中俄戰略安全磋商就是為中俄元首上述共識做出具體的戰略安排,中俄兩國正醞釀進一步的戰略協調。

其二,對中俄例行戰略溝通的地點浮想聯翩。

楊潔篪主任在自己的家鄉福建南平接待帕特魯舍夫,展現了對於老朋友待客之道。美國媒體卻認為,此次中俄戰略磋商選在南平,這裡距離台灣只有300多公里,「這樣的會議選址顯然指向了近期台海緊張局勢,意在宣示俄羅斯在台灣問題上對中國的堅定支持。」就在中俄磋商的前一天,美國總統拜登在美媒播出的採訪中又一次發表「出兵護台」的言論,稱如果中國「武統」台灣,美國將直接出兵干預。在中俄磋商的當天,即將上任的美軍戰略司令部司令安東尼·科頓上將在美參議院聽證會上語帶威脅地宣稱,中俄都明白,美國有一支強大的、有彈性的核力量,能夠對美國的敵人實施延伸威懾。

其三,無法拆分中俄戰略協作就對其汙名化。

從1996年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建立伊始,美國就竭盡全力試圖影響中俄關係的發展。先是矮化中俄戰略關係,宣稱這不過是「權宜的聯合」,是禁不起風雨的「紙糊的房子」。眼見中俄戰略協作在兩國元首的擘畫下不斷躍升到新高度,就無所不用其極,試圖在中俄之間打楔子以拆解中俄戰略協作。

在中俄戰略協作禁受住「9·11」後美國戰略調整、新冠肺炎疫情西方栽贓中國、烏克蘭危機的考驗後,美國又選擇對中俄關係汙名化,稱「中俄戰略協作是反西方同盟的軸心」。在俄烏衝突的問題上,美國關於中國「知情論」「合謀論」「軍援論」「弱化西方制裁論」的各種論調不絕於耳。這一次,中俄戰略安全磋商,美方再次炒作俄羅斯可能要求中國提供武器,以加快在烏克蘭戰場的推進節奏。

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俄兩國肩負著維護世界與地區穩定的大國道義責任。中俄戰略安全磋商不僅是維護兩國核心安全利益的長效機制,也是雙方維護世界和平與地區穩定的有效機制。

#中俄 #磋商 #中俄戰略 #戰略協作 #中俄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