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山大學附中與國教署合作,110年首辦無人機營隊活動,廣邀鄰近高國中學生免費參與,開課老師開設「無人機的奇幻之旅」課程,深獲學子好評,參與課程同學直說,看到自己打造的無人機成功起飛,非常有成就感。

中山大學附中推廣科學教育不遺餘力,每年辦理中山科學節及街頭物理演示活動,都吸引大批人潮參加,而無人機營隊在110年首次辦理,廣邀鄰近高國中學生免費參與,教導學生動手實作、編寫程式,迄今已辦理5場次,共有新莊高中以及文府、後勁、光華、中山大學附中國中部等5所位於高雄的國中、140名學生參與,深獲好評。

中山大學附中老師陳振杰由「做中學、玩中學、學中做」的理念出發,引入近年來風靡全球的無人機設備器材,開發「無人機的奇幻之旅」課程,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帶領學生認識科技新知。

陳振杰表示,程式編寫對學生來說本來是枯燥燒腦的,但在要驅動無人機飛行的強烈動機下,每位學生上課專注力皆是百分百。

陳振杰授課採分組進行,在營隊將學生兩兩編組,學員必須設計無人機的飛行軌跡,執行飛行任務,等到飛行控制技術熟練後,再進階指揮多部Tello EDU無人機編隊飛行,最後則是緊張刺激的分組積木闖關和飛行競賽。

陳振杰說,飛行競賽過程險象環生,操作不慎者會有「墜機」事故發生,讓學員們全程屏氣凝神,緊張卻又大呼過癮,在營隊結束後仍欲罷不能。

高雄文府國中李姓同學開心地說,雖然一開始他製作的無人機摔了很多次,最終控制成功。高雄後勁國中歐姓同學則提到,看到無人機起飛,照自己寫的程式表演,真的很有成就感。

中山大學附中校長陳修平指出,秉持資源共享、造福社區的理念,該校於國教署的「均質化計畫」支持下,將持續在適性學習社區推廣科學活動,除了提供學生對普通高中學術課程認識、試探及體驗的機會,更盼能帶動適性學習社區科學學習風氣,提升學子未來的競爭力。

國教署說明,「均質化計畫」的推動能導引適性學習社區間學校教育資源均衡發展,未來將持續推動,以協助學校落實特色發展,促進學生適性探索與學習,並達成鼓勵學生適性就近入學的目標。

#無人機 #附中 #課程 #營隊 #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