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安指出,5G手機需求爆發、疫情及地緣政治關係驅動晶圓代工產值自2020年起進入為期3年的高成長周期,2020年及2021年分別成長24%、26.1%,今年成長幅度預期將更高,主因新增產能大量開出、漲價晶圓貢獻挹注。
雖然目前半導體產業進入庫存修正階段,但明年晶圓代工產值預期仍會成長2.7%,主因台積電持續強勢漲價、較貴的3奈米晶圓大量產出,使明年營收成長7~9%,市占率續升至58%。其他晶圓代工廠因缺乏漲價動能、稼動率可能下滑,明年營收估持平至衰退。
展望2023年,喬安預期將有4個因素影響晶圓供需,包括通膨、中國大陸清零封控、地緣政治影響、製造在地化趨勢。前兩者致使全球經濟不景氣,可能持續衝擊終端需求,壓抑晶圓代工廠訂單回溫速度,地緣政治則恐使中國大陸擴產進度遞延。
在需求端方面,喬安指出,伺服器及車用為目前2大需求維持穩定的應用。不過,智慧手機仍是消耗晶圓產能最大應用,預期明年需求可望小幅度回溫,但仍需關注高通膨導致全球不景氣、中國大陸清零封城2因素對終端需求影響狀況。
觀察供給端狀況,喬安表示各晶圓廠擴產計畫均出現遞延現象,主要分為兩部分。2023年前開出的新產能主因缺工、缺料、設備交期較長,遞延時程均在半年內。2023年後雖仍有設備交期較長影響,但主因為市況較萎靡、終端需求不確定性增加。
喬安指出,晶圓代工廠今年的資本支出成長幅度,已自去年的57.1%大幅收斂至19%,明年可能轉為衰退6.1%。在中國大陸強勢擴產下,明年成熟製程擴產幅度遠高於先進製程,但最新美國禁令對中國大陸晶圓廠「扼殺先進、遞延成熟」,仍有進一步下修風險。
而疫情後在地化生產意識提升及地緣政治因素,使各國積極擴增半導體產能,將導致台灣晶圓代工市占率逐年下滑,但在半導體供應鏈中仍扮演關鍵角色。喬安認為,晶圓代工廠明年以降面臨的最大挑戰,將是多樣化產品組合和開發專業技術。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