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央視新聞報導,由長江航道局負責實施的歷史礙航沉船「二航9566」打撈作業25日在中游牧鵝洲水道順利完成。隨著殘骸起吊出水,該沉船對當地生態環境和通航安全的不利影響已徹底消除,這也是該局在長江幹線航道實施的首次應急搶險打撈。

據瞭解,2018年7月1日,「二航9566」在牧鵝洲#2至#3白浮連線航道外水域沉沒,該水域為汛期可通航水域。該沉船長91.5米,總噸位2700餘噸,沉船內的殘存燃油和運輸物品不僅對長江水體存在汙染隱患,還容易造成過往船舶被該沉船剮蹭的險情。

為盡快消除沉船威脅,經掃測定位、水下探摸、方案審查,9月8日起,長江航道局調遣1000噸起重船「長天龍」「救撈測301」「航勘201」「長救絞3」等船艇設備和專業潛水夫進駐現場,正式啟動沉船應急搶險打撈施工。

長江航道局武漢水上應急救助基地有條不紊地對沉船進行「手術式」分解——9月12日,開始艙內抽沙,減輕沉船負載;10月16日,水下分段切割船體,方便起吊作業;10月18日,潛水夫下水穿引鋼纜,為打撈「穿針引線」;至10月25日,沉船順利起吊、脫離現場,徹底消除了當地生態環境和通航安全隱患。

此次的試點性成功,為進一步保護水生態環境、改善航道通航條件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據瞭解,目前長江幹線共有歷史沉船70餘艘,影響長江水生態環境和船舶通航安全,亟須啟動應急搶險打撈清除。

#沉船 #打撈 #長江 #應急 #二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