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故宮從三摔古物到和「蘭千山館」寄存的珍寶不續約,皆引發社會質疑故宮有失專業。關於「蘭千山館」不續約,故宮博物院前書畫文獻處處長劉芳如也有感而發,在臉書上發文表示,主事者若沒事先聽宮外聲音,依法行事快速了結,「到最後讓當年蘭千山館主人林季丞(指林伯壽)先生的一番美意淪為泡影,未免太令人扼腕了!」
劉芳如表示,她願意相信,文物終止續約並全數歸還,寄存人一定願意努力保存,「但平心而論,蘭千文物如能繼續留在博物館內,不僅保存環境較優,也絕對可以發揮更多元的藝術教育功能。」
劉芳如直言,並不知歸還蘭千文物的提案,在故宮院內有經過哪些討論的過程?「但是當年處理蘭千文物寄存的故宮人,幾乎都已經退休,新的主事者若是沒有事先聽見『宮外』的聲音,純粹『依法行事』,快速處理了結,到最後讓當年蘭千山館主人林季丞先生的一番美意淪為泡影,未免太令人扼腕了!」
「蘭千山館」是板橋林家重要成員林伯壽的書齋名稱,他在1969年精選珍稀貴重的331件寄存故宮,供大眾欣賞,但近日傳出故宮主動要與「蘭千山館」文物不續約。
劉芳如回憶,2002年,蘭千山館的第二代林翰東等六人,決議將另一批書畫寄存故宮,當時她身為書畫處典藏科科長,全程參與文物點交過程,「在展開文物做照相記錄的當下,察覺到這批書畫的保存狀況,遠遠不如1969年所寄存的第一批文物,不但卷軸內沉積了諸多蟲遺灰塵,很多亦已殘破傷損。為了避免庫房內的舊藏文物遭受蟲害波及,我立即委請裱畫室(當時仍隸屬書畫處)同仁,進行寄存文物的全面清潔與修護。值此之後,第二批寄存文物也和第一批寄存文物一樣,曾多次被選入院內的例行展和特展。」
劉芳如表示,故宮近十年展覽,都曾展出蘭千山館文物,如2019年7月到9月的「故宮動物園」和2022年7月到9月的「草蟲捉迷藏」,蘭千文物都是展覽亮點。2016年,故宮和蘭千山館文物寄存代表也重新簽署合約。
2021年初,劉芳如還擔任書畫文獻處處長一職,她表示,在提報隔年新展覽計畫時,為讓蘭千山館寄存中的精彩作品得以更大規模地介紹給廣大觀眾認識,同時讓寄存人感受到故宮對這批文物的重視,也更願意繼續寄存,特別規劃於2022年10月至12月推出「蘭千山館書畫特展」,「後來因為人事異動,8月份起我不再擔任行政職,2022年10月至12月的特展,後來也調整為『寫盡繁華—晚明文化人王世貞與他的志業』特展,我雖然深感失望,但也只能尊重。」
劉芳如表示,萬萬沒想到,最後事情會演變成蘭千山館整批文物要歸還給寄存人,「難過之餘,不免私心以為,如果『蘭千山館書畫特展』如期推出,『寫盡繁華』延後到2023年1月再展,情況是否會有所不同呢?」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