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持續影響製造業生產與需求,財新網今(1)日公布10月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9.2,雖較9月回升1.1%,但連續第3個月處於收縮區間,表明製造業景氣度持續下降。

財新PMI走勢與大陸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製造業PMI並不一致;統計局昨日公佈的10月製造業PMI雖同為49.2,但是較前月下降0.9%,時隔1個月再度跌至榮枯線(或稱臨界點,為50%)以下,為近3個月最低。

從財新中國製造業PMI各分項數據看,受散發疫情影響,10月製造業供給和需求同步收縮,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連續第2、3個月低於榮枯線,消費品和投資品的需求端尤顯不足。

外需也持續走低,10月新出口訂單指數連續第3個月位於收縮區間,主要因為國外經濟放緩,也有部分企業反映外貿運輸遇到困難。不過,製造業生產、新訂單、新出口訂單指數收縮幅度均較9月收窄。

製造業供需雙弱,拖累就業繼續收縮。10月就業指數連續第7個月、也是在過去15個月中第14次位於收縮區間,但降幅較此前3個月收窄。出於收縮規模、降低成本的考慮,企業面對員工離職時補充招聘新員工的意願較弱,部分生產線自動化也使得企業有理由減少用工。

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表示,疫情管控措施對經濟的負面影響依然存在,10月製造業供給、內外需、就業全數收縮,不過收縮速度較9月放緩。成本略有抬升,收費端依然以降價為主。物流運輸仍有遲滯,企業採購和庫存略升,市場樂觀情緒回升,但從長期看樂觀程度有限。

王喆稱,近期公佈的三季經濟數據顯示,經濟恢復向好,主要指標企穩並略高於此前市場預期。儘管如此,目前內外部形勢依然複雜嚴峻,影響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較多,尤其是多地散發疫情對供求兩端形成明顯制約,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

#製造業 #10月 #PMI #收縮 #3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