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前往中國發展半導體產業的傳奇人物尹志堯(Gerald Yin),在中國耕耘已經18年,他堅信自己一手打造的公司將躋身全球半導體設備領域強者之列。如今在美國晶片禁令下,他提倡的全球產業一體化已經瓦解,尹志堯這位美籍華人的畢生事業也陷入不確定性。

《華爾街日報》指出,尹志堯在大陸創立的中微半導體設備公司主要經營半導體蝕刻設備和其他相關工具,中微多次突破技術障礙,正努力趕超美國和日本的領先企業。雖然比別家企業晚了數十年才開始,但已有像博世、格羅方德等老牌頂尖公司成為中微的客戶,歐洲與亞洲有數十條半導體生產線使用他們的設備。

美國今年10月實施了晶片技術出口限制,這是美國迄今為止對中國科技產業力度最大的一記重拳,新規定還禁止美國技術與人才參與中國的半導體先進制程開發工作,目的是為防止美國的晶片技術推進中國的軍事發展。相關禁令影響廣泛,除了分化全球供應鏈,也阻礙中國整體晶片產業發展。

報導說,中微公司當然也面臨威脅。據該公司最新年報顯示,這家總部位於上海的公司有20餘名高管和主要工程師,其中尹志堯和另外6人是美國公民。如果無法獲得美國或其他國家的零部件和材料,中微公司的生產也可能受到阻礙,其他國家的客戶也會望而卻步。目前中微產品的國產化率大約60%左右,這意味著還有近40%依賴進口,從美國進口的比例較低。

創立中微公司的尹志堯出生於中國,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獲得博士學位後投身美國半導體行業,曾於知名的半導體設備商應用材料與泛林集團任職,21世紀初備退休前,他在中國官方的邀請下,帶著15個人的專業團隊回到中國創業。中微的早期投資者包括美國高通、華登國際與韓國三星集團,最大的2位股東都是中國政府的投資機構。

三年後尹志堯和他的團隊開發出第一台蝕刻設備,這是中國首次有能力製造如此高端的有競爭力的半導體設備。陸媒盛讚中微是未來的國家重器,將幫助中國的晶片產業實現自給自足。美國2015年終止對中國的蝕刻設備出口管制,主要就是中微幫中國實現國產化。這段期間中微也曾被應用材料公司控告盜取商業機密,但最後2家公司達成和解。泛林集團也曾在台灣對中微提起專利侵訴訟,但遭法院駁回。

報導說,隨著中微的成長以及美中緊張關係加劇,大陸社交媒體把尹志堯捧成「讓西方膽寒的中國最強牛人」,中微為此在2020年的一份聲明中做出澄清,聲稱有關尹志堯的一些報導與事實不符或過於誇大。尹志堯曾表示,中微所秉承的理念之一是中國和其他所有國家都是全球產業鏈的一部分。中國最多只能覆蓋全球市場的15%,所以必須推進全球發展戰略。

文章來源:美籍華裔半導體行業傳奇人物在美中晶片戰中左右為難

#中微 #尹志堯 #半導體 #美國 #蝕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