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美國廠快要完工,預計能順利在2024年開始量產,但美媒卻披露,台積電向美反映成本高、人力短缺等設廠過程中遇到的6項問題,此事也吻合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前所說,在美國生產晶片不易,成本會比台灣高出50%的提醒。
華爾街日報指出,美國商務部針對晶片補貼計畫徵詢意見,台積電回覆時列出6項預料之外的狀況,包括成本高、缺乏人力及聯邦法規要求等問題,這些狀況讓台積電設廠的成本被迫提高。
報導提到,即使台積電向美反映設廠所遇到的問題,但公司仍在華府全力支持下完成設廠計畫。值得一提的是,台積電目前面臨的問題,張忠謀先前就曾公開提醒過了。
今年4月張忠謀出席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活動時談到此議題,張忠謀指出,台積電奧勒岡廠已經營運25年,深知在美生產的成本有多高,在美生產的成本比台灣高出50%,因此當時奧勒岡廠雖有獲利,但利潤比不上台灣的產品。
台積電為了解決眼下所遇到的困難,不僅直接從台灣運送晶片生產設備至美國外,還必須大舉招兵買馬,在美國積極招募外,還得透過高薪、福利等誘惑吸引台灣工程師赴美支援。
此外,報導也寫道,對台積電而言,在美中關係緊繃時期赴美設廠,加深與美方及美國客戶的關係符合政治考量,也有利大客戶蘋果及輝達開發新產品。
至於張忠謀先前曾爆料當第一期晶圓廠完工後,計畫將3奈米製程部分產能移往美國,台積電則回應,第二期廠房的建築已經開始動工,但尚未確定相關規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