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業協會官網22日消息,中國證券業協會20日召開2022年第四季證券基金行業首席經濟學家例會,會議分析2023年國內外經濟環境與經濟穩增長政策、交流討論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一眾首席經濟學家認為,大陸2023年第一季GDP同比增速,將小幅上升。
與會專家認為,剛剛閉幕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穩增長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各方面政策向穩增長聚焦發力,推出了一系列超預期的政策舉措,釋放出推動經濟整體好轉的強烈信號;優化疫情防控措施有助於大陸國內經濟逐漸走出疫情困擾,消費對經濟的提振作用將逐步增加,穩地產、發展數位經濟、提振平台經濟等政策效應將持續顯現,成為宏觀經濟復甦的重要基礎,明年社會生產生活秩序有望加快恢復,經濟活力有望加速釋放。
同時,美聯準會超預期加息和地緣政治風險仍是重要的外部不確定因素,2023年全球經濟放緩是大機率事件,大陸國內出口將面臨較大壓力。
與會專家建議,要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要求,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充分發揮財政政策的逆周期調控效力,擴大財政支出,促進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支持中低收入群體的消費等,同時應注重財政政策在貨幣投放方面的作用,在內生貨幣創造放慢的情況下,通過積極的財政政策促進貨幣供給,滿足實體經濟的需要。
與會專家認為,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需要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圍繞大陸國內產業結構調整方向,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對「硬科技」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支持作用,激發科技創新潛力、產業發展活力。
過去10年,A股資訊技術行業企業市值占比大幅增加,前30大市值公司的行業分布呈現多元化趨勢,代表「新經濟」發展方向的公司逐漸嶄露頭角。
與會專家建議,資本市場應繼續深化股票發行註冊制和市場交易機制、價格機制、退出機制等基礎制度改革,不斷增強資本市場的適應性、普惠性和競爭力,進一步提升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水準。著力提高資本市場資源配置效率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促進投融資平衡、多空機制平衡,積極營造平等友好的市場生態環境,更好服務國資國企改革,促進國有企業提高市場化水準,更好推動民營企業規範穩健發展。
會前,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專業委員會就2023年第一季及全年經濟形勢展開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逾八成首席經濟學家認為2023年第一季GDP同比增速將小幅上升;過半數首席經濟學家認為2023年第一季中國大陸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將小幅上升;認為2023年第一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較2022年同期小幅上升的首席經濟學家近六成。多數首席經濟學家認為,防疫措施優化會逐步推動經濟內生動能增強,預計2023年經濟較2022年將出現邊際改善。
出席首席經濟學家有中金公司彭文生、中國銀河證券家劉鋒、中銀國際證券管濤、東方證券家邵宇、浙商證券家李超、光大證券高瑞東、富國基金家袁宜,瑞銀證券大陸首席經濟學家汪濤應邀交流,與政府證監相關部門、系統單位和證券業協會負責人等近100人與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