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指出,部分人士高度信仰核電,認為有核才正確,否則就是錯誤的能源政策,經濟部表示尊重。但誇稱因未來「非核」路線,使台電中油等虧損,才需預算補貼,這樣的論述顯非事實。
經濟部表示,2022年12月30日,增加使用核電的韓國,才因虧損宣布2023年第1季電價調漲9.5%。若國外能源公司虧損就是因國際燃料成本上漲,台電中油虧損就是因為能源政策錯誤,這樣的批評太廉價雙標。
面對國際性的能源及通膨危機,中油台電承擔虧損,已從源頭有效控制通膨效應,使台灣CPI上漲較他國溫和。
經濟部說,台電2022年虧損預估達約2,679億元,平均每度電虧損1.1795元,等於每度電的成本,台電吸收了約40%;中油也在汽油、柴油、天然氣(LNG)、瓦斯(LPG)等產品上大量吸收成本,年度同樣虧損超過2,000億元。但也因此,油電二家公司的吸收成本,才將台灣的CPI控制在3%左右。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