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去年10月初對中國祭出新一輪晶片出口管制,北京政府為力拚晶片自主,傳出正在研擬提供超過1兆人民幣(折合約4.4兆台幣)的補助計畫。不過有中國媒體示警,近年中國科技業出現不少重大爛尾案件,像是江蘇時代芯存竟然有廠區淪為養雞養鴨廠。

根據集微網報導,時代芯存2016年成立時,曾宣告要投資130億元人民幣,打造年產能10萬片記憶體晶片(PCM),但該公司2019年開始拖欠薪資,更有員工爆料廠內園區有養雞養鴨的現象存在。報導更稱時代芯存並沒有量產能力,其在2019年11月才宣布生產第一款EEPROM產品,但良率僅有1.7%。

此外,曾延攬台積電前營運長蔣尚義出任CEO的武漢弘芯半導體,則於2020年因資金問題爆出「千億大騙局」爛尾事件,直到2021年遣散所有員工。蔣尚義離開弘芯後曾說,「我在弘芯的經歷是一場惡夢。」

因中國經濟復甦不如預期,半導體公司開始掀起倒閉潮。南華早報報導,中國企業徵信機構企查查統計數據顯示,去年1月至8月高達3,470家晶片相關企業關門大吉,此數字超越2021年3,420家及2020年1,397家。

英國《金融時報》則報導,上海華虹半導體可望為中國晶片業帶來希望,華虹是中國第2大晶片代工製造商,原本一直處於次要地位,但現在美國限制中國取得尖端晶片技術,北京政府不得不重新評估國內半導體供應鏈,專注於成熟製程的華虹可能因此得到重視。

#晶片 #半導體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