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陳建仁於今(31)日正式走馬上任,但他已「借調」方式暫離中研院特聘研究員的高薪職務,抨擊聲浪持續不斷。前高雄市副市長葉匡時質疑,不明白陳對我國學術貢獻何在,及特聘研究員又是如何具有作為終身職的價值?中研院副院長黃進興回應,創設這項人事制度,在於讓研究人員待遇接近國際水平,而陳不僅是中研院院士,也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攻擊陳建仁,我覺得不公平!」
葉匡時近日在臉書發文表示,為禮遇尊重學術人才,中研院特聘研究員分為8個等級,每月薪資從新台幣13萬到49萬元不等,且沒有退休年齡的限制,「問題是,為何只有中研院有這樣的規定,國立大學卻沒法有類似的規定?」
葉匡時直言,就陳建仁在中研院的特聘研究員職務上,有著諸多疑慮,「他是每年都要經院務會議重新評鑑是否續聘?或終身免評鑑而永久聘任?他成為最高等級的特聘研究員之後,究竟對我國學術貢獻為何?不知道中研院能否對外做個相關規範的具體說明。」
同時葉匡時也說,中研院去年1年預算約130億左右,但其研究員沒有教學責任,經費更超過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兩校合併共約100億的預算,認為如此分配經費並不合理。
台北國際書展於今日開展,黃進興在結束中研院展攤開幕茶會後接受媒體聯訪時說明,陳建仁不僅是中研院院士,更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他在生物醫學方面的論文發表上,排名都是第1名,「學術成就沒有問題,這都不是隨便可以操作」。
至於陳建仁「借調」一事,近來不斷受輿論抨擊,黃進興為陳建仁喊冤,直言無論藍綠主政,都有不少優秀人才從中研院借調到政府服務,在結束公部門工作任務後,再回歸中研院,陳建仁的運作也與過去情況相當,「都是有法規可循,不可能有例外。」
黃進興並將陳建仁比擬諸葛亮,「六出祁山,有需要你就來,又有使命感,還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外界攻擊不斷,主要出自於藍綠激化,還有對特聘制度的不瞭解,「批評是不公平的」。
而在中研院年度預算比清大、交大兩校合併並計算還多,黃進興提到,中研院身為全國最高學術研究機構,身負多項重要任務,主要是扮演領頭羊的角色,帶領國內學術界,從事前端與跨領域基礎研究,提升全國大學基礎科學研究,並訓練國內研究師生。
黃進興也簡單回顧特聘研究員的制度,主要是我國對科研人員的待遇低於國際水平,難以在全球延攬優秀研究人員,因此前中研院長李遠哲回國後,便創設這項制度,稍微將本土與國際科研人員待遇薪資差距縮小,隨後大學便跟進,紛紛設立特聘教授、講座教授等制度,待遇不輸中研院。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