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將於美東時間周二晚間9時(台灣時間周三上午10時)發表任內第二次國情咨文(State of the Union)。就在這次國情咨文演說前,美國發現並擊落入侵領空的中國偵察氣球,拜登料於國情咨文演說中加碼聚焦中國,談到美國正面臨來自中國日益緊迫的壓力。
美國之音7日報導說,上星期,一個中國的偵察氣球明目張膽地飛越美國本土受到了美國兩黨、輿論和民眾的高度關注。儘管氣球最終被成功擊落,但圍繞拜登政府是否及時、有力地處理該事件的討論並未消去,這也使拜登總統本人承受壓力。有分析認為,拜登總統的演講稿有可能會因該事件而修改。
國情咨文演說通常聚焦於美國國內政策以及美國民眾最為關心的議題。演說通常會展現行政部門在總統領導下所取得的國內成就,強調對選民重要的議題,並描繪出對國家的願景,以爭取民眾和國會的支持。但突然降臨的中國間諜氣球,將使得拜登總統不得不花更多時間,在演講中去闡述他的中國政策。
美國企業研究所(AEI)高級研究員庫伯(Zack Cooper)對美國之音表示,氣球事件將使拜登政府面臨來自共和黨的壓力。他說:「共和黨人將希望就此舉行聽證會,包括為什麼政府沒有公開評論以前的氣球活動。」
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高級研究員何天睦(Timothy Heath)則認為,鑒於氣球事件對美國國內政治帶來的衝擊,預計拜登將在中國的部分採取更為強硬的措辭,以此來回應共和黨控制下的眾議院中的鷹派。
他在給美國之音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說:「國情咨文演說帶有很強的政治性,因此拜登將必須要在中國問題上表現得強硬。美國的對華戰略也明確了美國的競爭意圖。」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資深副會長林賽(James Lindsay) 2月6日在該機構網站上發表的一篇博文也預測拜登將在國情咨文演講中展現出強硬姿態。他寫道,「用響尾蛇空對空飛彈『打爆』(中國)氣球可能是對挑釁行為的充分回應。但隨著民主黨和共和黨都要求政府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政治上的誘惑將是猛拍桌子。」
華府和北京原本打算緩和緊張的雙邊關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本將成為四年來首位到訪中國的美國最高級別官員。他的訪問是跟進拜登總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11月在印尼峇里島的會晤,目的是推動重新構建美中關係的基礎,建立一些程序和機制,以便能夠處理好目前關係中的一些緊張。
但由於中國偵察氣球事件,布林肯的行程已被無限期推遲。共和黨國會議員現在要求拜登政府對中國採取更為激進的措施。
以對中國持鷹派立場著稱的阿肯色州聯邦參議員柯頓(Sen. Tom Cotton R-AK)在接受《福克斯周日新聞》(Fox News Sunday)採訪時說,「起初是一個間諜氣球,現在變成了一個試驗氣球,測試拜登總統的力量和決心。而不幸的是,總統沒有通過這一測試。」
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亞太安全研究主任克羅寧(Patrick Cronin)對美國之音表示,拜登總統可以而且應該指出他的政策正在加強與盟友和夥伴的聯繫,並改善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區域力量態勢和影響力。
他在一封給美國之音的電子郵件中說:「總統應在他的國情咨文演講中闡明,他正在大力推行加強美國及其盟友安全的政策。他關於中國的發言應該強調北京的行動,而不是言辭,不要用形容詞,而要讓事實自己說話。」
美國企業研究所的庫伯也認為,拜登總統會在演講中提及美國強化了與盟友的關係以加強對中國的威懾。他說:「如果拜登也提出政府為加強威懾所做的一些事情,包括最近與日本和菲律賓的聲明,以及即將與澳大利亞和其他國家的潛在聲明,我不會感到驚訝。」
在外交政策部分,預計拜登總統也會在國情咨文演說中提到美國援助烏克蘭反抗俄羅斯入侵的戰爭。《華爾街日報》的報導說,預計拜登會重申美國將繼續援助烏克蘭,直到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一些共和黨人反對繼續援助烏克蘭。但民調顯示,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近一年後,有51%的美國人認為美國對烏克蘭援助「差不多」或「不足」,是認為「太多」的比例的兩倍以上。
《華爾街日報》最近根據對俄羅斯海關數據的分析評估得出結論,中國國有的防務公司在向俄羅斯軍方提供攻打烏克蘭所需的技術,包括向受到制裁的俄羅斯防務公司輸送導航設備、干擾技術和戰鬥機零部件。
拜登總統也可能借國情咨文演說,警告北京不要暗中支持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這場侵略戰爭。這原本也是布林肯計畫到訪北京時與中方官員討論的議題之一。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