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份研究戰爭對全球貿易和發展影響的報告中,世貿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奧薩(Ralph Ossa)指稱,過去一年該戰爭雖然造成諸多破壞,但貿易流動依舊開放。另外受惠多邊貿易體系與各國政府合作,糧食價格飆升和供應短缺問題也並沒有出現。
整體來說,世貿組織在評估戰爭對國際貿易影響後得出主要結論,就是全球貿易展現高度韌性,並有助各國適應戰爭對經濟造成的衝擊。
世貿主要就幾個層面來分析戰爭的影響。首先在總體經濟方面,去年戰爭剛爆發時,它原本預估2022年全球貿易增幅將介於2.4%到3%之間,最悲觀預估甚至只有0.5%,但在去年10月已上調估值到3.5%,其原因就是實際貿易成長超出先前預期。詳細數據預計在4月出爐。
其次是俄烏兩國的出口變化,該組織表示,去年烏克蘭出口金額儘管減少3成,但鄰近國家像是波蘭與匈牙利卻向烏克蘭增加進口,其中多數為農產品。同期間俄國出口額則是增加15.6%,大部分要歸因燃料、化肥和穀物價格上漲。其中俄國對中、印度兩國的出口增幅最大、對英、美兩國出口則大幅減少。
高度倚賴俄烏出口等國家的受創程度也沒有如預期般嚴重。先前外界最擔憂小麥、玉米、向日葵產品、化肥與燃料等將因戰爭關係而嚴重短缺。但在各國積極尋找替代來源,讓該危機得以避免。例如埃及在戰爭發生後的前八個月,雖然對烏國小麥進口銳減超過8成,但在轉向對歐盟進行採購,讓小麥不足問題獲得解決。
在貿易政策方面,世貿認為全球糧價增幅能夠低於預期,反映西方國家在實施出口限制上仍有所節制。它說對此舉動表示支持,但仍會密切關注發展。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