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簡秀枝專欄】當大家把黃才郎館長還給藝術界,迎來「纏綿-黃才郎作品展」的大戱,這是黃才郎有生以來第一次呈現出跨越半世紀、近百幅創作成果,賀喜聲連連,搏得滿堂彩。

國父紀念館博愛藝廊2月25日下午,像開同樂會一樣,熱鬧滾滾,有貴賓戱稱,可以召開全國「文化國事會議」了,因為重要藝文界人士都出席,齊聚同一屋簷下。

包括4位主委、1位院長、若干次長,許多館長、董事長,更多的藝術家以及畫廊產業代表,國父紀念館1樓博愛藝廊,洋溢著歡樂氣氛,老幹新枝都來了。

黃才郎退休後,回歸專業藝術家,潛心創作,也整理舊作,端出精彩個展,是半個世紀藝術創作的集大成,藝術文化界齊聚,共同見證黃才郎不曾中斷的藝術成果,遲到了近半世的展覽夢想,果然飛揚。

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說,看到高朋滿座,長官成群,是他擔任該館館長3年多以來,最緊張的一刻。王蘭生推崇黃才郎具有多元面向,在藝術行政的公務上,掏心掏肺,作出成就與貢獻,而在生活上的黃才郎,把他對藝術的愛好,當成一生志業,創作腳步沒有中斷過,才有今天的精彩展覽。

王蘭生說出他對黃才郎的印象,初接觸,「望之儼然」,就像自畫像的表情一樣,不苟言笑,冷冷看世界,但彼此熟悉,或回歸藝術家身分,馬上給人慈眉善目的感覺,「即之也溫」,廣受敬重與愛戴。

曾經在黃才郎返校念研究所時,扮演口試委員會委員的文建會前主委邱坤良說,黃才郎在藝術行政與畫家之間作選擇,如果他當時選擇當藝術家,埋首創作,延續到今天,他的藝術成就可能更高,不過,台灣的藝術行政系統,可能因為少了他的運籌帷幄,損失更大。

還好,黃才郎當時以公務為優先,考進入公務體系,為藝術行政建立了許多典章制度、推動藝術教育,讓台灣的藝術生態更好,一路以來,也成果豐碩,直到退休之後,他才回去當全職藝術家,這種公而忘私的智慧,令人佩服。

文化部王時思次長說,她非常欣賞黃才郎創作視角,以生活日常為主,愛鄉愛土,有情有義,一路以來,贏得口碑與尊敬,才能讓眼前的開幕典禮,近悅遠來,帶來洶湧人潮,黃才郎的貢獻與好人緣,不言自明,實在也是台灣藝文界之福。

故宮博物院新任院長蕭宗煌,推崇黃才郎是他公職生涯第一個長官,也是長期的師父(mentor)。只要在人生路上,有解不開的難題,他就會往黃才郎家跑,直接請教,徹夜長談,彷彿再大的困難,都因為有了師父的指點迷津,順利化解,履試不爽。

蕭宗煌強調,他的公務生涯中,因為遇到黃才郎這樣的內行又具親和力的好老師,實在是幸運,於公於私,都很受惠。他舉例,平常太太不准他抽煙,但他只要說是與跟黃才郎在一起抽,太太完全不會有意見,足見黃才郎已成好他們家中最信賴的長輩。

蕭宗煌又說,黃才郎也是國內唯一作過四個館長(高美館、國美館、北美館同時兼當代館),而且都是現當代美術類館長,系統一致,經驗可以直接累積。他雖然追隨黃才郎腳步,也有四個館博經驗(高美館、台灣博物館、國美館與故宮博物院)但屬性略有不同,不過,秉持師父的認真做事態度,他也義無反顧,全力以赴。

前教育部長吳清基,是黃才郎早年就讀台南北門中學的同學,他特別提及,年輕時候的黃才郎就以創意出名,畫畫有創意,衣著有創意,連背書包、戴大盤帽,他也都能搞創意,雖然常被教官關切,但他一路靠著創意,過關斬將,成就輝煌。

吳清基說,當年黃才郎是學校對外參加各種校際美術比賽的不二人選,成績非常優異,大家都認定他的創意耕耘,很快就會在藝術圈展露頭角,成為知名大藝術家。只是沒想到,黃才郎參加高考,又受前文建會主委申學庸的貴人提拔,聚焦在藝術行政的公務體系。不過,54年後的今天,再看黃才郎的個展,精實飽滿,藝術表現依然是光鮮亮麗,延後發表的藝術成就,還是登峯造極,令他非常敬佩。

去年黃才郎獲教育部頒發藝術教育終身成就獎,可說實至名歸,讓他身為教育界一員,深慶得人,與有榮焉。

台南市副市長葉澤山,是以台南鄉親身分,北上恭賀黃才郎的藝術成就。葉澤山的父親葉佳雄,也曾擔任台南文化局長,任職期間,深受黃才郎啓發與照顧。聽到黃才郎要舉行退休後首次畫展,父子倆人都非常關切,也互相分享畫展的作品圖像。葉澤山說,父子倆近日談話主題,總是圍繞在黃才郎的展覽內容,大家對於這個等待久遠的展覽,寄以非常厚望。

葉澤山重申,他們父子都非常喜歡黃才郎作品的溫暖,非常平易近人,尤其日常生活主題,栩栩如生,而且老少咸宜,值得一再品賞。

葉澤山同時邀請黃才郎在辦完台北、台中的展覽之後,能夠移師台南,在台南美術館擴大展出,以分享更多南部同好,讓巡迴展成型。

國美館長廖仁義以後起的國美館館長身分,向任期6年、創下國美館長最長任期的黃才郎致敬,謝謝黃才郎在任期內,留下許多擲地有聲的建樹,深度造福藝術界。

據描述,黃才郎退休後,曾向公家美術館遞件申請畫展,國美館遞件最早,但國父紀念館回應最快,拔得頭籌,立即發出展覽的邀請,反觀國美館的審查過程,相對緩慢,廖仁義頗為無奈。他開玩笑地對著黃才郎說,展覽申請的嚴格,也是您自己當年制定的,讓現場賓客,為之莞薾。

廖仁義同時對於黃才郎退休後,回歸藝術創作的態度,十分欣慰,正由於黃才郎創作沒有中斷,打造了深厚的繪畫基礎,在創作上,得以如魚得水,成果累累。

廖仁義甚至讚美黃才郎是「真男人」,得以從70年代開始,畫盡各種裸女,從作品的呈現'來看,環肥燕瘦,引人遐想;而80年代的黃才郎,投身公職,心態也跟著調整,公務餘暇,依舊投入創作,只是黃才郎把創作主題與偏好,從人體寫真,變成拈花惹草,《靜物畫》與《風景畫》,彷彿是精神的自我回歸,作品的可親性不減,一樣讓人入神,拍案叫絕。

今年8月國美館將邀請黃才郎再舉行個展,由台灣美術史研究學者李欽賢策展,可望增加更多論述,廖仁義拜託現場貴賓,把台北的歡樂氣氛,移往台中國美館,現場出席貴賓,也要原班人馬再現台中,繼續給黃才郎加油打氣。

「纏綿-黃才郎作品展」係由曲德義擔任總企劃,劉永仁策展。劉永仁在致詞時也說明策展經過。他說,黃才郎的藝術創作與他的公務生涯,是平行發展,他熱愛藝術,創作腳步不斷,功力也持續累積。他的作品,素樸真誠,不為名利,而畫面結構,聚合纏綿為主,超越與沉潛的藝術之途。

劉永仁分析,從黃才郎描寫的物像中,使人感受到,他以素描烘托油畫的表現手法,既存在於以凝聚内心投入物象的情感,又是視覺現象的體會,是他直觀體驗生活的品味,以及藝術精神的自由表達。

90年代以來,包括近期,黑白並置,濃郁優雅色彩,增加畫面趣味性,尤其以金箔拼貼入畫,讓傳統特色,再添增現當代感,美不勝收。而描寫植物花卉,虛實交錯,飽滿色彩,出神入化。展覽取名纒綿,意義豐富,有如人生寫照,這種人生實境,令人玩味再三,也為視覺藝術創新探索,留下範例。

畫展主角黃才郎,今天穿著筆挺西裝、暗棗紅色領帶,和師母王蕙芳一起岀現展場,見到昔日的老長官、老同事與親朋好友,喜形於色,神采奕奕。

黃才郎一上台,首先對出席賓客表達謝忱,尤其參與該展覽所有幕前幕後工作者,衷心感激。黃才郎說,他喜歡畫畫,從年輕持續到現在,不曾間斷。當公務員時,白天工作繁忙,下班後儘可能減少應酬,留在家𥚃畫畫,把平常思索的主題,呈現在畫紙或畫布上;偶有出差,也不會浪費機會,他會對著旅館梳妝鏡,用鉛筆畫自畫像,一眼鏡子,一眼畫紙,非把自己畫得疲憊不堪,就算上床睡覺,但有時候為一個主題,牽掛不已,半夜還會驚醒,起身繼續畫。藝術創作其實很吃力,非靠個人意志力與堅毅的藝術信仰不可,當然,苦中作樂,最後也樂在其中,常常作畫半夜,不知天際已泛白。

前輩美術家李梅樹曾對黃才郎以「笑心之作」來描述他回頭欣賞自己畫作的情趣。因為,只有自己最懂自己的創意,一個創意發想,透過意志的貫徹,呈現了畫布上,那種自我完成的喜悅,以及藝術美好的落實,以及藝術有機發展的展現,美上加美,有如自認為長相標緻的自己,攬鏡自照,巧笑倩兮,喜不自勝。

黃才郎說,李梅樹與他有著特殊的隔代緣,他非常尊敬李梅樹的豁達與智慧,李梅樹也視他如己出,把藝術創作與人生經驗,傾囊相授,讓他感同身受,學會深刻體悟。

夜闌人靜中,找到自己的「笑心之作」,滿足心境,無法言喻,心花怒放,是對自己的最大犒勞,更是苦盡甘來的最直接酬勞。

黃才郎分享著陳年往事,回憶起李梅樹坐在畫室,看著自己畫作,微微地笑,知足滿意的神情,全寫在臉上,讓他印象深刻,那個畫面,正說明藝術家辛苦創作之後,最大的滿足與安慰,也解釋了自己為什麼在公忙中,不但不願放棄作畫,甚至以作畫來抒解、分散壓力,期待最後那麼一點丁的心領神悟與怡然自得。

黃才郎也幽默地提醒與會來賓,在展覽現場,試著去找一幅自己喜歡的作品,或者作品中的局部,再從美的角度深入畫中,加注自己的想像,讓自己的喜怒哀樂投射在作品中,有時候會產生療癒功效,有時候,會成為救贖與升華,那種感覺是愉悅幸福的,「笑心之作」,就是這種快逸享受,妙不可言喻。

25日出席開幕典禮的貴賓中,5位文建會時期主委分別是,申學庸、陳郁秀、邱坤良、翁金珠與林金田(曾代理主席1星期);另4位國美館館長依次是李戊崑、黃才郎、蕭宗煌、廖仁義。還有官方代表王時思、葉澤山、蘇憲法、蔣雨芳等。藝術大老黃光男、廖修平、江明賢、陳輝東、廖武治等等。藝術家也不在少數,韓湘寧、王秀杞、莊普、陳香吟、姚瑞中、何孟娟、陳張莉、徐秀美。藝術行政界則有賴香伶、蘇瑤華、胡永芬、鄭治桂、陳長華、古月、封德屏;而畫廊界更是踴躍,包括畫廊協會前後任理事長張逸群、鍾經新、張學孔、劉煥獻,副理事長陳菁瑩、畫廊代理胡胡聖、林佩鈺、許文智,整個會場,人頭攢動,笑聲不斷,彷彿藝文界的嘉年華會。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藝術 #創作 #展覽 #國美館 #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