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總統提名歷經沸沸揚揚,黨主席朱立倫今(9日)透過秘書長黃健庭對外表態,將不會把自己納入總統民調。媒體人張禹宣表示,不安定因素消除一半,強化了黨中央的公正性,但僅僅一半。他強調,朱立倫不該只是被動地「我沒有要選」,而是該主動作那欠缺的東風,替侯友宜製造空間換取時間。如何防止藍營內不同擁護者互打,才是朱立倫真正的課題,朱有智慧化解,唯一差就差在,能否在時間來得及之前「甘願」。
張禹宣指出,貓膩在於這口並非由朱立倫本人而開,透過轉達的方式,替事後變卦不落人話柄埋下伏筆。其次,主張的是不納入民調而非不選。依照「最強」的說法,只要持續保持能夠打贏民進黨的態勢,當然沒有朱立倫的角色與空間,在此時不加入民調等於不參選2024。但朱立倫真正應該允諾的,並非被動式的妥協「不作穿雲箭」,而是實質上發揮主席的角色,甘願「作那所欠的東風」,才是玩真的大公無私。
張禹宣認為,侯友宜欠的是「時間換取空間」,在六月休議期間之前,如何在市長任期與參選總統之間拿捏權衡,面對政敵與黨內雜音持續進逼的聲浪,侯友宜正不斷失血。朱立倫不該只是「我沒有要選」,而是該作那東風,替侯友宜「製造空間換取時間」。
換言之,如果朱立倫只是「不作穿雲箭」,聲稱自己不加入民調,也開放郭台銘入場,最後的結果只會導致泛藍內部廝殺慘烈,壁壘分明最後兩人民調雙雙走低,最後就算朱立倫整碗捧去,也只剩破鍋爛蓋。若朱立倫真心「大局為重」,就該主動作那欠缺的東風。
反觀國民黨當前,即便爭執稍停。不管是過去挺韓的勢力,又或是支持侯友宜的聲音,以及郭台銘的擁護者,彼此仍然存在高度的敵視,甚至頻頻喊出「非X不投」,在網路上彼此論戰的火力,比打執政黨更來的兇猛,這才是朱立倫真正的課題。
「被動地應對,等同主動的放任國民黨走向敗局。」張禹宣強調,2022的大勝並非國民黨或者任何一個人的勝利,重點也不在於任何一個候選人,而是全台灣所有勝選的議員到縣市首長,數百名人士共同創造的成果,動力的根源叫做「討厭民進黨」。
張禹宣直言,當開始出現「非X不投、沒X郊遊」的聲浪時,就已經正中民進黨的下懷,偏離了這樣的初衷。最後,輸的也不是國民黨,屆時國民黨恐怕已不復存在。而這些,朱立倫絕對清楚明白,也有智慧化解。唯一差就差在,能否在時間來得及之前「甘願」。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