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的內情人士表示,通膨是三星德州泰勒廠建廠成本攀升的主因,營建成本占增加成本的8成,因為建材的價格變得更貴了。
另一名消息人士表示,倘若泰勒廠的營建速度拖延,總成本可能會更高,並強調估計的成本數字易有變動。該廠房越晚完工,總成本也就更高。對此消息三星未能及時回應。
無獨有偶,英特爾甫於一周前才傳出德國東部馬德堡(Magdeburg)晶片廠的建廠成本,由預估170億歐元(約180億美元)暴增至300億歐元的消息,主因是能源與原物料成本狂飆。
拜登內閣推出晶片法案,目的是提高美國晶片產能,全球半導體業者正積極爭取美國的高額補貼。然而美國商務部官員在3月稍早表示,大部分的政府補貼僅涵蓋建廠成本至多15%。
此外,美國規模520億美元的晶片法案只有390億美元直接投資企業建廠。自美國研議晶片法案3年以來,勞工成本急速上揚,鋼等建材價格大漲,進一步推高企業的設廠成本。
台積電去年稍晚宣布,亞利桑那州晶圓廠的投資金額擴大兩倍,至400億美元。
三星2021年宣布在德州泰勒市打造美國第二座晶圓廠,擬生產供人工智慧、5G和手機使用的先進晶片,並承諾創造2,000份高科技工作。
熟知內情人士透露,三星正趕在2024年前讓泰勒廠完工,在2025年開始生產晶片,如此一來就能在2026年期限前取得工廠設備的投資稅額抵減。
消息人士指出,三星已經花費泰勒廠初估建廠成本170億美元的半數,該公司有可能再蓋其他新廠。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