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擔心糖類攝取過多易罹患糖尿病,但根據一份今年3月出刊的台灣本土研究發現,愈遵循衛福部飲食指南的人,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愈低,尤其多吃水果者的糖尿病風險較低。醫師表示,許多民眾擔心台灣水果甜度高於外國,不敢食用水果,但該篇本土研究證實「吃水果能預防糖尿病」,頗值得台灣民眾參考。
腎臟科醫師王介立在其臉書分享一篇上月(3月)出刊的「台灣人遵循每日飲食指南和罹患二型糖尿病的風險」的研究,並表示,該研究發現,即使吃甜度高的水果也能預防糖尿病。
衛福部2018年公布的飲食指南,建議每天應攝取6大類食物,包括全穀雜糧、豆魚蛋肉、乳品、蔬菜、水果、油脂與堅果種子,其中水果為2份(可食用部分約200公克)。該研究指出,針對2534名19歲及以上的台灣成年人的研究發現,越遵循該飲食指南的人,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機率越低。
王介立表示,相較於每天吃不到1份水果的人,每天吃1~2份水果,得到糖尿病的風險降低45%;每天吃2份以上水果,得到糖尿病的風險降幅更達57%,此顯示,台灣本土研究證實,即使吃甜度高的水果,也能有效預防糖尿病。
他並表示,由於水果除了果糖等醣類外,還有膳食纖維等營養素,膳食纖維已被研究證明可穩定血糖,因此擔心水果會增加糖尿病風險者,應該要更擔心吃甜食炸物等含有危害健康的「添加糖」。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