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政府近年積極活化「苗栗特色館」場域,縣府文化觀光局今年再獲中央核定4800萬元,將優化園區內觀光服務設施,打造成為縣內台6線觀光亮點。
苗栗特色館前身是軍營,面積約2.1公頃,縣府爭取撥用後,2005年開發為旅客服務映象園區,2013年正式更名為苗栗特色館,但隨著台72線開通,人流車潮慢慢消失,場館經營不善閒置多年。
縣府近年力拚活化,目前有苗栗縣農會、公館鄉農會兩大品牌進駐,還有農創、傳產、陶藝等團體業者加持,並結合園區內的苗栗縣陶瓷博物館,規畫陶藝工坊、小農市集,展售農特產品、生活陶藝品等,帶動地方觀光產業。
為提升苗栗特色館遊憩服務設施與觀光遊憩品質,縣府今年前向交通部觀光局爭取經費,以觀光前瞻建設計畫獲核定4800萬元,加上縣府配合款456萬元,藉以優化苗栗特色館觀光服務設施,重新擦亮苗栗特色館之觀光品牌亮點。
文化觀光局長林彥甫表示,這次優化計畫配合目前館內已進駐公館鄉農會、苗栗縣農會及陶藝商店,進行整體環境營造,包括停車場改造綠美化、公廁修繕為友善環境、老樹漫步花園、園區動線改進及優化指標系統、閒置空間打造創藝據點、藝廊商店街等。
他說,期待藉此活化苗栗特色館使用機能,並串接台6線的景點資源,形成苗栗黃金旅遊線觀光遊憩亮點,希望透過挹注經費改造下,能活化苗栗特色館服務設施,提升觀光遊憩能量。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