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開最後一場記者會,5月1日正式解散。解散前公布,國內上周平均日增99例中重症病例、死亡13例。發言人羅一鈞表示,監測國內變異株仍以BA.2.75為主流,另本土出現2例「大角星」XBB.1.16。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上周(4/21-4/27)每日平均新增99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一周( 4/14-4/20)之每日平均新增93例略升。上周平均每日新增13例死亡,亦較再前一周( 4/14-4/20)之每日死亡平均數13例持平;死亡個案中,98%具慢性病史、74%未打滿3劑疫苗、94%為60歲以上。
羅一鈞表示,2.75仍佔了六成三,是主流病毒株,不過上周首度國內本土兩個大角星,兩個案都沒有旅遊史,都是高齡女性。其中一名為70多歲女性,有高血壓癌症病史,沒有旅遊史,咳嗽快篩陽性確診,有肺炎需要氧氣安排住院,是中症。另一個是北部八十多歲女性,為輕症,有慢性肺病病史。
指揮中心表示,綜合通報趨勢、醫療資源使用情形、口服抗病毒藥物開立數及住宿式機構陽性率等指標研判,疫情持續處於低點。
指揮中心指出,上周新增檢出 151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其中 107例本土個案分別為 67例BA.2.75、26例XBB (含18例XBB.1.5、6例XBB.1.9、2例XBB.1.16)、8例BQ.1、6例BA.5;另44例境外移入分別為37例XBB (含23例XBB.1.5、5例XBB.1.9、6例XBB.1.16)、4例BA.2.75、3例BQ.1。近四周監測總計,本土主流病毒株仍為BA.2.75 (61%),其次為XBB (25%)及BQ.1 (7%),須持續密切觀察。 WHO表示XBB、CH.1.1、BQ.1、BA.2.75及XBF等變異株具較佳傳播力及適應力,BA.5次世代疫苗對變異株仍具保護力,而全球XBB及其衍生變異株佔比約88.7%,以XBB.1.5為多(50.8%),另XBB.1.9.1(7.9%)及XBB.1.16(4.2%)佔比上升,現有證據顯示致疾病嚴重性未明顯增加,將持續密切監測國際間之病毒株演變與流行。
指揮中心說明,全國COVID-19疫情近三周緩升,惟尚屬穩定。併發症及死亡個案多具慢性病史及未接種滿3劑疫苗,呼籲長者等併發症高風險族群疫苗接種與及早用藥,並持續監測防疫措施鬆綁後對疫情影響及變異株變化。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防疫逐漸穩健開放,接種次世代疫苗追加劑對BQ.1、BF.7、XBB等新興變異株仍具效力,請民眾一起參與「疫苗加一」活動,提升預防保護力,安心恢復正常生活。另亦提醒持續落實手部衛生及咳嗽禮節等衛生好習慣,配合各項防疫規範,並建議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外出時、於人潮聚集且無法保持適當距離或通風不良之場所、與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密切接觸時,要戴口罩維護自身及他人健康。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