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掀起銀行業危機。不僅是美國,歐洲民眾也開始提領存款,以投資利率更高的投資產品。
路透社報導,這樣的趨勢是因為歐洲一些大銀行業績顯示今年開局順利,這也暴露出「銀行遷徙」的現象,即一種緩慢但又明顯的客戶存款外流。
銀行利率去年從沉睡約15年近零的水準急速上升,大多銀行在提升支付存款利率方面放慢腳步,這使許多主要銀行利潤超乎分析師預期,但也使存戶不滿,掀起對銀行長期穩定性的質疑。
倫敦攝政大學(Regent's University London)金融學助理教授馬里內利(Nicola Marinelli)表示,「傳統銀行必須做出選擇:盡可能維持存款利率在低水準使報酬最大化,又或者提高利率並留住客戶資金,以流動性及穩定性為主要考量。」
隨著通膨處於高位,對尋求更高報酬的存戶而言,貨幣市場基金更具吸引力。近年,這類基金回率僅略高於銀行存款利率,但截至4月25日,Crane Data統計,以英鎊計價的貨幣市場基金指數,7日年化收益率為4.12%,反觀一些銀行利率仍低於1%。
貸款需求放緩,更廣泛的存款下降也可能有助銀行平衡負債,但銀行也必須確保擁有足夠的流動性和資本,以應對情況突然惡化。雖然大多銀行都擁有高於監管機構要求的流動性和資金水位,但矽谷銀行及瑞士信貸的倒閉就是一個警訊,顯示客戶提領存款速度超乎預期會有什麼後果。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