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今(11)日發布2023年智慧通訊產業預測,智慧手機部分,預估全球出貨量將衰退3%。關鍵零組件庫存去化壓力大。網通設備生產,過去幾乎全集中在大陸,但去年占比已跌破45%,產能轉移到台灣、東南亞等,後續是否再移到歐美,有待觀察。

雖然中國大陸解封、網路升級帶動市場成長,但資策會MIC認為,俄烏戰爭長期化與通膨影響巨大,預估2023年全球通訊產業產值成長持平,為7257億美元;可是台灣通訊產業產值仍看小增1.7%,至4.3兆新台幣,占全球比重15.6%。

進一步觀測2023年全球與台灣手機、網通產業前景,MIC分析,在總體經濟不振與通膨影響,消費需求冷卻下,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將衰退3%,剩下11.63億台。不過可觀察5G手機滲透率持續上升,全球出貨7.29億台,占比達6成2。

MIC資深產業分析師曾巧靈指出,2023年手機領域應持續關注兩點發展,首先Apple主導供應鏈分散生產據點,影響台組裝廠海外布局;二是關鍵零組件如手機AP/RF晶片、記憶體、TDDI、CIS,仍面臨庫存去化壓力。

整體2023年通訊產業發展,資策會MIC認為要觀察三大關鍵。首先,上半年台灣網通廠重點仍在處理去庫存問題;二是手機與網通廠受到地緣政治影響,加速產能移出中國大陸。2022年手機非中產能占整體出貨24%,截至2023年3月,印度智慧型手機出口額已超過100億美元,其中iPhone占50%。

網通部分,2018年時也幾乎以中國大陸為單一製造地點,不過2022年中國大陸產能已降至44.9%,分散至台灣(9.3%)、東南亞及其他地區(46.1%),未來是否移往歐洲與美洲仍有待觀察。三是生成式AI的崛起促進相關設備升級,電信業可運用AI優化營運與網路,目前多聚焦於效率及成本的改善,同時,多家業者正運用AI技術開發新服務與應用。

#智慧手機 #出貨量 #產能 #中國大陸 #網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