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本周押注英國央行今年可能會將利率調高至6%,遠高於聯準會和歐洲央行的峰值水準,可能為英國自2000年以來前所未見。
英國央行行長貝利(Andrew Bailey)本周二在國會說,通膨回落的時間,比預期要長,同時勞動力市場非常吃緊。
官方資料顯示,英國四月的基本工資為年增7.2%,為有紀錄以來最快的增長速度。
儘管經通膨調整後,薪資仍在下跌,但是這些資料都加大了對英國央行升息的押注,並推進兩年期政府債券殖利率升至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準。
在三個星期之前,官方公布四月CPI跌幅低於預期,國債殖利率也出現過類似的劇烈波動。
美國投資公司PGIM的歐洲經濟學、以及前BoE官員Katharine Neiss說,英國正在面臨非常具挑戰性的情況,對央行而言極具挑戰。然而她認為BoE不太可能像市場預期的那樣升息那麼多,「行進的方向是正確的,即升息,但是也許不會像市場預期的那麼多」。
路透本周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經濟學家預測,英國央行只會加息兩次,到8月或9月會將利率調高至5%的峰值。
事實上,英國央行在評估收緊多少利率時,面臨三大挑戰。首先英國抵押貸款市場的結構已經發生了變化。抵押貸款的家庭變少了,固定利率貸款的家庭變多,所以加息對經濟影響的主要管道面臨了延遲效應。
其次,目前不清楚英國相對於其他國家的通膨溢價(inflation premium),有多少是屬於時間上的遲滯,而不是持續性的通膨壓力。
第三,英國的脫歐,以及新冠肺炎對勞動力市場的長期影響,以及它們傷害英國生產的潛在影響,仍不得而知。
Neiss說,英國央行實際上現在是盲目行事,不知道英國經濟的供應能力有多大。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