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秦昨天(18日)剛在北京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舉行會談。《北京日報》報業集團旗下新媒體「長安街知事」今天撰文稱,中美外長北京會談,會後中方官媒發佈的600多字新聞通稿,訊息量很大。「這一次,布林肯是否要當『兩面人』,將是接下來對美方誠意的考驗。」
對華盛頓來說,布林肯此行是一場「遲到」的訪問—拜登政府的現任期已過半,布林肯才首次以國務卿的身份訪華,這同樣也是自2018年10月以來訪問中國的最高級別美國官員。
中美外長會談持續五個半小時,比原計畫長了一小時。兩人共進工作晚餐,美方代表團在晚上10點半之後才驅車離開。18日深夜,中美外長會談的新聞稿全文發佈。大約660字的通稿,訊息量極大。
文章稱,「雙方就中美總體關係及有關重要問題進行了長時間坦誠、深入、建設性溝通」,是中方對這次會談的描述。會後,「秦剛對布林肯說了什麼」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從中國外交部網站的通報來看,秦剛的表態坦誠、客觀、實事求是。
秦剛表示,「當前,中美關係處在建交以來的最低谷,這不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不符合國際社會共同期待。」
文章稱,「建交以來的最低谷」的狀態是無需回避的現實,也是雙方尋求關係改善的起點。關鍵要明確的是,這樣的狀態無益於兩國利益,而並非只是單方面傷害中方。
文章稱,一段時間以來,人們看到一個奇怪的現象——美國一部分政客不遺餘力推動反華遏華政策,最近又搞出「去風險化」的說辭來掩飾「脫鈎斷鏈」實質,然而,與此對比明顯的是,一批批美國企業高管正絡繹不絕踏上中國大地,持續拓展在華業務。
文章稱,「和則兩利,鬥則俱傷」,華盛頓不止不休的遏華動向是把雙刃劍。正如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發言人華春瑩在社交媒體指出的,「任何人想要傷害中國而自己卻毫髮無損,這是痴心妄想」。對此,美國商界冷暖自知,跨國公司也在用與華盛頓相反的實際行動,為中美經貿關係注入活力。
那麼,華盛頓是否應該放下掩耳盜鈴的態度,聽聽美國國內理智的聲音?看看美國商界用腳投票的方向?重新考量兩國關係及共同利益?
「中方對美政策始終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中方致力於構建穩定、可預期、建設性的中美關係。」
中國對改善中美關係的態度是一貫的、持續的,這是中國的誠意,也是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姿態。
文章稱,實際上,儘管中美關係降至最低谷,中方歡迎真誠溝通的大門卻從未關上,同時中方也願意用實際行動來推動關係改善。
5月10日至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在維也納舉行長達8小時的會晤。
5月8日,秦剛在北京會見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
5月25日,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華盛頓和密歇根分別會見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和美國貿易代表戴琪。
5月底,新任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抵美履新,緊接著密集會見美國副國務卿紐蘭、前國務卿基辛格、對外關係委員會會長哈斯、副財長尚博等人。
進入6月,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康達、白宮國安會中國事務高級主任貝莎蘭訪華,雙方外交官在北京舉行會談……
文章稱,一些美國政客動輒炒作「中國不願合作、拒絕會見」,恰恰相反,中國交流合作的大門始終敞開,相比於「雷聲大雨點小」的某些美方政客,中國的誠意滿滿。
「希望美方秉持客觀理性的對華認知,與中方相向而行,維護好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冷靜、專業、理性處理意外偶發事件。」
文章稱,「冷靜、專業、理性」,三者的失位,一度成為布林肯訪華行程的障礙,這一點恐怕布林肯本人體會最深。
今年2月,就在美方傳出布林肯計劃訪華之際,中國民用無人飛艇(高空偵察氣球)因不可抗力誤入美國領空,一個「流浪氣球」讓美國政壇炸開了鍋,華盛頓一些反華聲音甚囂塵上。最終,布林肯宣佈「推遲訪華」。
文章稱,大國相交,千頭萬緒,錯綜複雜,意外偶發事件不可避免。一旦出現,如何處理,考驗的是國家間交往的誠意,以及政治能力和政治智慧。
文章稱,是歇斯底里地小題大做、歪曲是非、趁機炒作?還是冷靜、專業、理性處置,前車之鑒已擺在美方面前。
秦剛就台灣問題等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闡明嚴正立場,提出明確要求。
秦剛指出,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最重大的問題,也是最突出的風險,中方敦促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將不支持「台獨」的承諾真正落到實處。
文章稱,儘管此前外界對會談成果預期普遍不高,但會談仍達成了五個「雙方同意」,包括落實元首重要共識,布林肯邀請秦剛訪美,推進中美關係指導原則磋商,推進中美聯合工作組磋商,鼓勵擴大兩國人文和教育交流等。
處在「建交以來的最低谷」的位置,任何正向的舉措都是富有建設性的。可以說,這五個「雙方同意」開了個好頭。
新加坡《聯合早報》稱,美國官員形容,布林肯與秦剛「準備充分」,這是一次「真正的對話」,並以「直接」來形容這場會談。布林肯也非常清楚地表示,美國不想與中國脫鈎。
路透報導稱,美國官員和分析人士預計,布林肯訪華將為未來幾個月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更多雙邊會談鋪路,包括財政部長葉倫和商務部長雷蒙多可能的出訪。
文章稱,對於當前的兩國關係,中美外長的此次會談,是一個珍貴的積極信號。同時,誠如網友指出的,與美方交往,要聽其言更要觀其行。畢竟,美國說一套做一套的操作,中國人並不陌生。
文章稱,這一次,布林肯是否要當「兩面人」,將是接下來對美方誠意的考驗。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