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壽與政大商學院2020年起共同建置全台第一個「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指標」,2023年退休信心、退休充裕、生活滿意三大指數連兩年及格,卻出現「雙降」隱憂。其中「退休生活滿意指數」落在68分,較去年76分大跌8分,而且連三年下滑;「退休信心指數」61.3分,勉強守住6字頭,分數也較前一年低;唯一上揚的「退休充裕指數」69.7分,僅比去年成長0.7分。調查也發現,民眾布局退休準備平均年齡為36.99歲,較前一年39.15歲再提前;20至29歲規畫退休準備更突破3,為(31.2%),勞保破產壓力和通膨高物價,促使青世代30而立前就得啟動退休準備計畫。
台灣人壽董事長鄭泰克以退休又重返職場的過來人表示,退休所需的花費,理想與實際有落差,不同階段所需的理財規畫和保險商品也不相同,因此退休準備不僅要「加倍」更要「提早」,最重要的是備妥退休三「保」:保本、保值和保障,才能有富足的第三人生。
觀察民眾退休後最擔心的問題,第一個就是身體不健康(46.7%),通貨膨脹(25.6%)和退休金不夠(23.5%)分居二、三名,交叉分析發現未退族擔心退休金不足的比例(25.2%)較已退族(17.1%)高。在退休金準備充裕度方面,高達57.9%未退族自認準備不充裕,也導致民眾退休準備年齡愈來愈年輕化。調查也顯示,已退和未退族對退休生活花費預估出現落差,27.3%已退族認為4萬元以上才夠;近3成未退族預估2萬以下就夠用,顯示未退族過於低估退休生活支出費用。
另外,75.7%的未退族認為政府每年撥補數百億補勞保缺口,根本無濟於事;近6成的未退族預估勞保會破產,逾8成未退族擔心勞保年金會少領10至30%。黃泓智表示,根據試算結果,即使政府每年撥補1,000億,勞保也只能延後3年在2021年後破產;如果年金給付降低30%,最多延後8年於民國125年破產,從民調數據顯示,民眾已漸漸了解勞保財務的嚴重性,也深化退休準備「靠政府更要靠自己」的意識。
對於退休安居,近7成的民眾願意住養生村,45%的民眾願意月付4萬以上入住,顯示健康養生宅接受度愈來愈高。疫情也提升民眾對健康醫療保障的重視度,51.7%民眾表達有意願購買「運動健康保單」。萬一不幸又老又病,半數民眾願意入住長照機構,避免拖累兒女。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