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系外資表示,聯發科自10月底以來股價上漲39%,更勝台股加權指數得漲幅35%,有鑑於智慧型手機SoC(系統單晶片)市場復甦疲軟,下半年價格競爭加劇;再者,華為手機的回歸將侵蝕OPPO、VIVO、小米市占,以及二手智慧機市場的活絡,均對聯發科不利;另外,聯發科所期待的新成長動能(包括汽車、蘋果、ASIC等),要真正發酵似乎還需要時間。故綜合上述3項推估,將聯發科目標價由800元調降到750元、評等由加碼調降到中立,不僅如此,也進一步調降聯發科2023年、2024年EPS,幅度分別為12%以及20%。
美系外資針對上述3大推估進一步說明,該外資表示,儘管大陸下半年智慧型手機市場有成長機會,但SoC的激烈競爭,對聯發科毛利率帶來風險,儘管大陸智慧機市場下半年可能會有補貨潮,但復甦的步伐和持續性仍然存在不確定。此外,華為在大陸高端市場捲土重來,下半年市占率上看9~10%,恐將對聯發科不利,因為華為獨家使用高通SoC(4G)於其中高端型號,如果華為最終確保5G安全許可(推估機會不大),則可能會對聯發科更加不利。另外,新的Android智慧手機市場的整體潛在規模 過去兩年隨著二手慧能手機的持續增長而萎縮年,二手機市場在2022年全球已達到約1億支,其中大部分為iPhone。
美系外資表示,隨著高庫存持續存在,SoC定價變得更加激進,且市場需求疲軟,價格競爭正在向中高端機型蔓延,儘管聯發科似乎仍然堅持保守的定價策略,但相信在大陸智慧型手機市場持續低迷下,聯發科下半年可能會採取積極應對措施,導致出現一些對毛利率不利的因素。
至於非手機產品上,美系外資表示,聯發科在多個新領域上持續努力,包括汽車、企業ASIC(客製化晶片)等,但相信這些在未來2~3年內貢獻可能會非常小,而且不太可能成為有意義的營收驅動因素。而與輝達的汽車合作夥伴關係儘管不是單打獨鬥,但Design win最早可能要到2026~2027年,另外,聯發科的企業ASIC努力也落後競爭對手(如Broadcom和Marvell)。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