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鐵達尼號」(Titanic)殘骸的潛水器「泰坦號」(Titan)18日失聯後,一度傳出在失蹤海域傳來每隔30分鐘一次的「敲擊聲」,後續聲音中斷。美國海岸防衛隊昨(21)日表示,團隊當天又持續聽到更多「噪音」,不過專家表示,這類聲響可能只是鐵達尼號沉船殘骸掉落發出的回聲,也有專家表示,要透過這類聲響追蹤到失蹤潛水器仍相當困難。

「泰坦號」18日失聯後,加拿大海上巡邏機曾在失事海域偵測到水面下每30分鐘就傳來一次敲擊聲,敲擊聲至少持續4小時,當地時間20日下午,另一支團隊也偵測到敲擊聲,不過美國官員當天表示,後續已沒有測到任何聲響。

美國海岸防衛隊21日表示,泰坦號失聯海域傳來更多「噪音」。

不過據英國廣播公司(BBC)、《每日郵報》(Daily Mail)、《衛報》(The Guardian)等報導,美國海岸防衛隊上校佛瑞德里克(Jamie Frederick)昨日表示,21日上午水面下又再傳出「噪音」,他不願證實這些噪音的頻率是否為每30分鐘一次,也未說明這些聲響是否為求救訊號,他說加拿大P-3「獵戶座」(P-3 Orion)海上巡邏機昨日上午又偵測到噪音,「坦白說我們不知道那些噪音是什麼」,他說有些人形容是「敲擊聲」,但現階段「並無定論」。

海軍專家正在分析所有聽到的聲響,他說海洋中的噪音非常複雜,必須經過聲學分析,並剔除泰坦號以外的人為聲響。

佛瑞德里克強調,有聲響代表仍「有希望」,指出救難團隊已經擴大搜索範圍至1.4萬平方英里,相當於兩個康乃狄克州那麼大,不過推測泰坦號內的氧氣存量剩下不到20小時。

救難團隊陸續在泰坦號失聯海域偵測到敲擊聲。

偵測到水下噪音就代表有希望嗎?紐約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地球與環境科學榮譽退休教授卡爾森(Jeff Karson)評論美軍的說法恐怕只是「一廂情願」,他認為那些敲擊聲可能只是鐵達尼號沉船「殘骸」或「垃圾」掉落的聲音。

他說其中一個可能性是聲響在殘骸間「反彈」,是「更複雜的回聲」,就像將一顆彈珠丟進罐子裡,彈珠在罐子裡發出連串的敲擊聲,令人搞不清楚它的確切位置。

「是真的敲擊聲,還是不明聲響?」他說過去在海床探尋遺失物時,常會聽到更種「瘋狂」聲音,他說不清楚聲音是從哪裡來,也不知道聲音來自多遠,他擔心搜救隊所謂的敲擊聲實際上來自更遙遠的地方。

另外美國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聲學專家齊丘赫(Matt Dzieciuch)接受美聯社訪問時也表示,海洋是「嘈雜的地方」,水面下有許多聲音來源,包括魚、其他動物或人類儀器。美國德拉瓦大學(University of Delaware)海洋科學家特倫巴尼斯(Art Trembanis)指出,每30分鐘一次的敲擊聲也可能來自於水下儀器。

齊丘赫指出,由於水壓及溫度在不同深度會有變化,因此聲音在水下傳播時會「彎曲」,有可能導致「類回聲」效果,讓救難人員更難定位。

羅德島大學(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海洋工程研究員范.烏費倫(Lora Van Uffelen)表示,其中一個根本大問題是,救難團隊不確定自己要找什麼樣的訊號,「他們只是在聽任何聲響」。

文章來源:What has happened so far on Wednesday?
文章來源:More noises heard in search area today, says US Coast Guard
文章來源:Coast Guard says MORE underwater 'banging' noises were heard this morning in search for missing Titanic sub - but Navy doesn't know what they are - as search area expands to twice the size of Connecticut
文章來源:EXCLUSIVE: Sonar expert says underwater 'banging' heard by Coast Guard at sub search site is 'debris falling from the decaying wreck' - and proof of life of Titanic Five is 'wishful thinking'
文章來源:How search teams could use sound to find the Titan sub -- and why it’s a challenge

#鐵達尼號 #潛水器 #觀光 #泰坦號 #敲擊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