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台西鄉漁民4月20日發現魚塭出現黑色落塵,通報縣環保局採樣化驗,預計1個月出爐,漁民22日表示事發至今已2個月,大家都還不知道化驗結果,今年文蛤大量死亡,可能與落塵有關,相關單位應要重視;環保局指出化驗結果已出爐,近期將提供給漁民,初步研判落塵非汙染物。
台西漁民陳文求表示,4月20日上午雲林沿海下起大雨,他擔心水質變化守在魚塭旁,中午左右發現魚塭水面出現一層黑色落塵,連絡附近地區漁民,得知不少魚塭都有相同情況,若是有害物質,文蛤、虱目魚、蝦子等養殖水產可能受損,因此通知縣環保局採樣化驗。
陳文求說,環保人員說化驗結果預計1個月會出爐,結果至今他與其他漁民都沒有收到通知,今年台西地區文蛤收成不到2成,有些甚至全軍覆沒,因為文蛤開始死亡的時間與落塵時間相近,所以大家都認為與落塵有關,持續關注中,卻遲遲等不到化驗結果。
環保局表示,化驗分為水質與藻類,分別於5月16日、5月20日收到,內容包括懸浮固體、油脂、重金屬、浮游植物,懸浮固體檢測值為每公升51.6mg,略高於養殖業放流水標準值30,可能為大雨將空氣中或魚塭旁灰塵等固體物質帶入魚塭。
油脂為每公升4.9mg,目視魚塭中膠狀物質可能為油脂。重金屬未超過水質管制標準。浮游植物有2種矽藻與1種鞭毛藻。
環保局指出,根據化驗結果,相關單位初步研判應不是汙染物,至於雲林沿海地區文蛤大量死亡,農委會等單位經過會勘查,已認定是氣候造成的。化驗結果近期將提供給漁民。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