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壽險業將於2026年接軌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ICS)2.0,但ICS 2.0與現行RBC制度衡量利率風險方式不同,金管會為循序漸進導入ICS與合理反映壽險利率風險,壽險業自2021年報起,傳統型保單利率風險資本計算公式已採用新制,且採逐年加壓方式漸進實施。
按金管會原先規畫,壽險業RBC利率風險上半年將再加壓、自0.8倍升至0.9倍,接軌差異5倍者再加碼自0.5倍升至0.6倍。然而,去年下半年美國暴力升息使債券殖利率彈升,壽險業淨值飽受債券評價減損拖累,若按原計畫推估,壽險業RBC平均估再下滑逾30個百分點。
由於若按原計畫再加壓,將使淨值面臨雪上加霜困境,壽險業對此希望今年能暫緩再加壓計畫。金管會此次拍板上半年保險業計算自有資本及風險資本範圍及計算公式,確定C3利率風險加計倍數維持0.8,意謂今年暫緩利率風險加壓。
至於接軌差異大於4倍者,金管會則按原定逐年調整計畫,要求額外加計「最近5年底傳統型保單調整後利率風險資本最大值」的0.6倍。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對此強調,由於接軌ICS新制在即,僅決定今年暫緩再加壓,未來將按原訂進度推進。
蔡火炎透露,據金管會內部評估,若今年C3利率風險加計倍數沿用0.8倍,不會影響壽險業接軌ICS的預定達到目標,明、後年將按計畫分別加壓至0.9倍及1倍。以此推估,壽險業今年平均RBC會略微提升至近10個百分點。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