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近期針對美中關係,多次提及「護欄」、「有邊界的競爭」等概念,北京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達巍撰文指出,中美關係結構性變化已難以逆轉,一個沒有管理、沒有邊界的中美關係確實非常危險,如果邊界足夠清楚合理,有利於兩國人民和全世界的空間才會擴大,「這是有管理的競爭性的中美關係的需要」。

大陸《環球時報》28日刊出達巍專文表示,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美國政府開始大談「護欄」、「托底」、「有管理的競爭」、「有邊界的競爭」等概念,同時絲毫沒有放鬆在對中各種打壓政策上的力度。拜登政府認為,過去兩年多其對中戰略競爭總體有效,未來「關鍵十年」美中發展差距可能拉開,因此需要通過安裝「護欄」來確保當前對中戰略競爭態勢持續。

同時,他指出,拜登政府還認為,一個失控的美中戰略競爭的結果將是「雙輸」,而一個「有管理的」美中戰略競爭將實現「美贏中輸」。這是拜登政府當前追求有管理的中美戰略競爭的根本原因,也意味著未來拜登政府一方面會追求美中關係的總體穩定,另一方面會繼續出台著眼於壓制中國的各種政策。

達巍認為,拜登政府目前拿出的兩個選擇,即「有管理的戰略競爭」和「無管理的戰略競爭」。但對中國方面而言,這兩個選擇似乎都是「壞選擇」。沒有管理、沒有托底機制的中美戰略競爭是危險的,但是有管理的戰略競爭也並非正途。他強調,中國從根本上反對美國的對華戰略競爭,有無托底機制則是第二位的問題。

他續指,儘管如此,一個沒有管理、沒有邊界、沒有托底機制的中美關係確實非常危險。中美是兩個核大國,世界兩大經濟體,碳排放最多的兩個國家。中美關係的「自由落體」式下墜,對中國、美國和全世界都是無法接受的。

達巍表示,中方需要堅決反對的,第一是美方破壞中國政治安全、領土主權完整的行為,例如美國干預台灣問題;第二是美方以維持霸權為目標,壓制其他國家發展權利和空間的行為,如為謀求戰略產業和科技優勢而無端打壓中國企業,在晶片等領域「斷供」等行為;第三是在國際上誘壓其他國家違反自身利益加入美國對中戰略競爭的行為。

達巍直言,中美關係結構性變化已難以逆轉,但仍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去爭取。他強調,「有管理」、「有邊界」是好事,但是這個邊界不僅僅應當是防止中美走向軍事衝突的「邊界」,更應當是中美競爭的合理邊界。

#美國 #戰略競爭 #達巍 #中美關係 #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