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口正在快速老化當中,根據衛福部統計,目前約有82萬人有長照需求,長輩的照護問題需要被重視,許多老人因為失能,必須長期臥床,但在現今社會中照顧人力缺乏,若是翻身頻率過低,老人家就容易得到「褥瘡」,除了會進一步發生感染,也增加照顧者困難。這種情況下,若是在長照領域中運用智慧科技,不僅能更有效率且精準的服務,也能減輕照護負擔,為家中長輩帶來老年生活的全新希望。

【長照路遙誰給力】智慧長照超前部署!長輩在家跌倒靠他們拯救 久臥病床不褥瘡一招預防

走進公寓內,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簡易電梯,這是許先生特別設置給爸爸使用的。他回憶起爸爸的一生,年輕時務農,中年後來到台北打拼,但退休後身體卻逐漸退化須要臥床,許先生說,當時高齡90歲的爸爸使用了社會局補助的氣墊床,沒想到躺了一年多身體開始出現褥瘡,不僅洗澡非常疼痛,也讓爸爸的心情漸漸變的壓抑,讓身為照顧者的許先生感到相當無助。

高齡90歲的長輩出現褥瘡,痛苦不已。(圖/ 樂安康自動翻身氣墊床 提供 )
高齡90歲的長輩出現褥瘡,痛苦不已。(圖/ 樂安康自動翻身氣墊床 提供 )

身為家中大哥的許先生,要照顧爸爸又要工作蠟燭兩頭燒,後來孝順的女兒在因緣際會下發現了自動翻身氣墊床,幾個月過去,爸爸的健康及生活品質開始有了大幅改變。樂安康自動翻身氣墊床的發明者洪薰華說,自己曾經是安養院負責人,為了避免老人家出現褥瘡,每天晚上都必須定時幫長輩翻身,卻常常因為打斷老人家睡眠而挨罵,才慢慢研發出了自動翻身氣墊床。

洪先生說,要讓褥瘡消失就要先把壓力拿掉。(圖/侯釋永 攝)
洪先生說,要讓褥瘡消失就要先把壓力拿掉。(圖/侯釋永 攝)

洪先生說,要讓褥瘡消失就要先把壓力拿掉,他拿100公斤的老人來比喻,每當翻身到90度時,身體承受的壓力就是0,但這樣的角度卻容易讓老人家不小心跌下床,因此決定將氣墊床的翻身角度設定為70-80度,另外,他認為醫院兩小時翻身一次太久了,現在有了自動翻身氣墊床可以自行設定時間,這樣一來不僅能讓褥瘡更快康復,老人家也能睡得更安穩。

氣墊床的翻身角度設定為70-80度,讓老人家也睡得更安穩。(圖/侯釋永 攝)
氣墊床的翻身角度設定為70-80度,讓老人家也睡得更安穩。(圖/侯釋永 攝)

長期臥床的患者,四肢關節處容易產生褥瘡,嚴重時還可能造成全身感染。對此,萬芳醫院整形外科王先震醫師表示,褥瘡可依照嚴重程度分為四級,第一級僅是皮膚有點紅腫,第二級會從紅腫變成傷口,但這兩個分級的病患只需要勤翻身、塗藥膏及換紗布,傷口就能自行癒合,不過,到了第三級,因為皮膚下方的脂肪和肌肉受到壓力影響,已造成多層組織壞死,這時候就必須到醫院實施清創,若是嚴重到變成第四級,骨頭已經出現外漏的現象,就必須使用手術治療,若照顧不當還可能導致骨髓炎甚至敗血症,不可不慎。

萬芳醫院整形外科王先震醫師表示,褥瘡可依照嚴重程度分為四級。(圖/長照路遙誰給力)
萬芳醫院整形外科王先震醫師表示,褥瘡可依照嚴重程度分為四級。(圖/長照路遙誰給力)

照顧不當可能導致骨髓炎甚至敗血症。(圖/長照路遙誰給力)
照顧不當可能導致骨髓炎甚至敗血症。(圖/長照路遙誰給力)

要讓褥瘡能夠復原,除了減少壓力外,正確的清潔和換藥能幫助傷口減少細菌感染,有好的營養及翻身技巧也是相當重要。另外,醫師也建議照顧者,在翻身時要先使用被單將病人抬起,再向著另一側做翻身動作,才不會導致老人家身體被過度拉扯。最後他感慨的說,我不期望家屬有過多的幫忙,只希望能借助社會及國家的力量,來照顧失能的病患,這樣一來,才能真正解決長照所面臨到的種種困難及挑戰。

#氣墊床 #長輩 #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