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6日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在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發布日本福島核汙染水處置綜合評估報告後,日本國內外反對核汙水排海的聲浪持續高漲汪文斌表示,中方已經多次闡明在日本強推核汙染水排海問題上的立場。再次提出日方只看重降低經濟成本、沒有與特別是利益攸關方等國際社會充分協商、排海是沒有先例的充滿不確定性冒險等三點聲明。
據指出,日本漁業協會等準備再向東京電力公司提交約3.3萬份簽名,反對核汙水排海。韓國共同民主黨決定考慮提案立法,全面禁止日本海產進口,已有超過105萬韓國民眾參與到該黨發起的簽名活動中。太平洋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前總理表示,IAEA的報告不能讓民眾信服,將繼續向聯合國和其他有關國際機構提出質疑。
汪文斌再強調三點:
第一,日方最看重的是如何降低經濟成本,而不是如何維護海洋生態環境和人類生命健康。針對核汙染水處置,有長期儲存、氫氣釋放、地層注入、地下掩埋、蒸汽釋放等多種方案,日方選擇經濟代價最小的排海方案,卻把核汙染的風險轉嫁給全世界。這種把金錢置於人類生命健康之上的做法,必然遭到國際社會的反對。
第二,日方沒有同國際社會,特別是利益攸關方充分協商。日本政府2021年4月單方面宣布要將核汙染水排海,2022年7月又不顧國際社會,特別是鄰國等利益攸關方強烈反對,正式批准排海方案,並多次強調不會推遲,這些都充分體現了日方的自私和傲慢。盡管日方迫於國內外壓力,請求國際原子能總署開展審查評估,但將核汙染水排海是日方早已預設的結果,邀請機構評估不過是裝點門面。
第三,排海是沒有先例的冒險,充滿不確定性。核汙染水排海過程將持續30年甚至更久,根據日方自己的資料,經多核素處理系統處理的核汙染水仍然有近70%沒有達到排放標準,而且該系統在後續長期運行過程當中,性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還會隨設備腐蝕老化進一步下降。對於這些不確定因素,國際社會有充分的理由表達擔憂和不滿。
汪文斌強調,中方再次敦促日方本著對海洋環境和人類生命健康負責任的態度,停止強推核汙染水排海計畫,不要將不可預測的風險強加給國際社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