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冠疫情連續8周下降,但世界衛生組織(WHO)近日將其Omicron新變異株EG.5列入「需留意變異株」。疾病管制署表示,EG.5自今年5月份首度在國內檢出,近期占比持續上升,本土約12%、境外約3成,近四周檢出69例。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說明,近期新冠併發症個案呈現下降趨勢,上周每日平均新增60例,較前一周(74例)下降19%;全國住宿式機構篩檢陽性率、口服抗病毒藥領用情形皆呈現下降趨勢。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國內新冠疫情連續8周有下降趨勢,健保及門診就診人次也持續下降,各項指標也降低;另根據本土及境外監測結果,並未發現嚴重度較高的變異株,且國內3劑疫苗接種率約7成、自然感染率約8成,推估群體免疫力超過8成,因此自今天起調整防疫政策。
曾淑慧進一步說明,今天起除了醫院、診所、護理之家、老人福利機構持續佩戴口罩之外,其餘醫事機構皆改為建議配戴口罩;自主健康管理天數從10天改為5天,並取消支持性給假措施;另民眾自主健康管理期間赴醫院陪病探病,不再需要提供快篩證明。
世界衛生組織9日表示,全球通報新增新冠病例較前一個月增加80%,並將EG.5列為需留意變異株(variant of interest,VOI)。郭宏偉說明,本土病例仍以XBB.1.6為多,但EG.5占比有增加趨勢,占本土病例的12%;境外移入則符合國際趨勢,以EG.5為主,占比約3成。
曾淑慧指出,EG.5有較好的免疫逃脫性,因此有較高的傳染性,但和其他Omicron主要流行株相比,疾病嚴重度未增加,WHO評估對全球造成公共衛生風險為低,但預計在今年冬季會有更廣泛的傳播。根據國際監測資料顯示,8月7日為止,全國共有51國檢出EG.5,以中國、美國、韓國、日本、加拿大最多。
國內預計最快9月中引進XBB.1.5疫苗,對於EG.5變異株也有效嗎?曾淑慧表示,EG.5和XBB.1.5都是屬於XBB變異株,兩者有些相似;相關研究顯示,XBB.1.5疫苗對於EG.5也有防護效果,待疫苗引進後,將請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委員提供建議,針對高風險族群優先接種。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