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靠海,再加上開發較早,門牌常因為受到海風侵蝕缺漏、毀損或是標示不清。現行的門牌自1996年用到現在已經27年,很多民眾的門牌早就不堪使用甚至遺失了,宅配及外送業者常找不到地點。近日,市府預告門牌即將漲價,市議員認為,漲價可以,但材質希望能夠重新考量。
基隆市前一次全面更換門牌是在1996年,迄今已經27年。但隨著海風的吹拂、冬季東北季風及大雨的侵蝕,許多民眾家外的門牌,已經鏽蝕、破損,或是標示不清。
基隆市議員呂美玲表示,門牌就像房子一樣容易被腐蝕。而鋁製的門牌更經不起長年的風吹日曬雨淋,所以民眾的家中的門牌,一旦破損腐蝕,若沒有及時更換,經常讓新郵差或快遞、宅急便業者,甚至是美食外送業者找不到住址。呂美玲說,基隆門牌使用的材質,或許應該將基隆的氣候條件列為優先考量。
依目前基隆市「門牌編釘作業流程」相關規定,僅有初編、增編、合編、改編、註銷的申請,並沒有特別註明更換的申請。這也讓民眾搞不清楚,若家中門牌老舊、模糊不清,甚至遺失,是否能夠向市府申請更換?呂美玲說,連她都不清楚。
對於市府預告門牌即將漲價,預防委外廠商反映成本臨時喊漲,市議員張顥瀚說,近幾年物價上漲,樂見市府隨物價波動調高門牌價格,以符成本。他也認為,市府未來在更新門牌時,應一併考量門牌的材質。
其實,早在2020年市議員鄭文婷就要求市府全面更新門牌,但是從2018年市府曾提出新式門牌計畫,到了今年為止,新式門牌都「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基隆市府民政處戶政科長李金貴表示,全市門牌19.3萬餘面,總汰換要2000萬元,目前門牌自治條例已公告期滿,後續有待市務會議通過並送議會核定才可以擬定新收費標準,收費標準基本上參考雙北。至於後續是否會推動全市門牌更換,還要看市府是否會在明年度的預算編列。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