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開打至今已超過18個月,仍遲遲看不到盡頭,也讓部分支持烏克蘭的國家開始產生懷疑。波蘭總統杜達形容,烏克蘭有如「溺水者」,不僅自身處境危險,也可能把伸援者拖下水,雙方因穀物出口爭議陷入僵局。而最大盟友美國也傳出軍援經費在國會「卡關」,兩黨無法達成共識,最快下個月起就無法再向烏克蘭提供武器。
綜合路透、美聯社、《國會山莊報》等報導,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將在今(21)日會晤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預計將針對武器援助等議題進行討論。麥卡錫表示,他不否認俄羅斯的暴行,但美國政府必須為納稅人負責,所以他想問問澤倫斯基,關於「獲勝」是否有任何計畫,並要求烏克蘭為這些花掉的錢「負起責任」。
拜登上個月向國會提出「增援烏克蘭」的預算案,包含武器及人道援助,總金額高達240億美元(約新台幣7724億元)。這也是繼去年450億美元軍援之後,拜登政府再次提出增援要求,倘若無法通過,下個月起烏克蘭將無法再獲得美國的武器。

《紐約時報》指出,麥卡錫正面臨龐大的政治壓力,近幾個月來,有1/3共和黨眾議員主張縮減烏克蘭軍援,甚至威脅杯葛一切與烏克蘭援助相關的「空頭支票」,否則就要把麥卡錫趕下台。
麥卡錫自己表示,希望國會能就增援烏克蘭一事單獨討論,不要和其他政府優先事項綁在一起,不過民主黨卻持相反立場。
這樣的衝突也表現在接待澤倫斯基的態度上。在以共和黨居多數的眾議院,麥卡錫拒絕為澤倫斯基召開論壇,改安排兩人私下會面;參議院則將全員與澤倫斯基進行閉門會議,聽取他對戰事的說明。相較於去年底,澤倫斯基到訪時,參眾兩院集體向他歡呼致敬,可說是有天壤之別。無論如何,澤倫斯基都必須再次證明持續援助的必要性,而且他的時間並不多。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