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口雞蛋衍生食安風暴,民眾黨立院黨團26日赴監察院遞陳情書檢舉農業部,要求查明專案進口雞蛋政策中的職責缺失,未即時調控國內雞蛋產銷資訊及調節產銷,且過期或偽標蛋品未能及時下架回收,以及農業部在標示爭議中的不作為,是否刻意隱瞞或有行政疏失,也應釐清政府食安管理在橫向協調及溝通上是否相互推託或掩護。
黨團總召邱臣遠表示,國內蛋價繼9月初調漲3元後,本周再調漲2元,批發價每台斤漲至55元,重回今年新高,無奈本土雞蛋產量尚未恢復,入秋後進入禽流感高峰期,中秋節後蛋價恐漲更多,今年底至明年春節用蛋量暴增,可能超越年初價格達到新高峰。
邱臣遠提到,農業部「雞蛋緊急調度計畫庫存數量表」顯示,到9月15日為止,6家物流冷藏業者還存有5795萬顆蛋,其中待銷毀「壞蛋」竟高達近9成(5170萬顆),可見進口政策成效低劣、浪費公帑,這些待銷毀的蛋如何處理?給誰處理?又要花多少公帑?希望農業部不要再把問題「超思化」。
「貨架空空無處購,庫有凍蛋無處售?」邱臣遠指出,此反差突顯政府對食品供應和價格穩定的無能,政府施政只做表面改變,未觸及問題核心,農業部「專案進口」做白工,反加劇缺蛋危機中的「市場失靈」,進而造成更多「政府失靈」漏洞,當中是否違法失職,呼籲監察院必須嚴查。
民眾黨立委陳琬惠指出,2021年7月新冠疫情嚴峻,雞蛋需求下降並滯銷,農業部提出屠宰蛋雞每隻補助5元,但新蛋雞培養需要時間,故同年底就浮現缺蛋徵兆,調控明顯出問題。2022年日本因禽流感停止對台灣供應蛋類,台灣亦有禽流感疫情,但中央和地方通報斷鏈,「瞞報」現象不斷,農業部未盡查核督導之責,就是失職。
陳琬惠表示,農業部在缺蛋之初馬上宣布價格凍漲,但實際上一方面無法反映供給端成本,導致小蛋農退出市場,另一方面忽視需求端消費者的預期心理,加劇缺蛋問題。農業部不作為又消極,還妄圖扮演「看不見的手」取代市場機制,並隱藏相關資訊粉飾太平,導致缺蛋危機,呼籲監察院應深入調查,釐清疏失並究責,勿枉勿縱。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